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2022-09-20 05:31:23

来源:经济日报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10年来,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的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富民乡村产业,构成了大农业的基石。近年来,农业各产业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实力日益强大。

  种植业五谷丰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亩产达387公斤。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超过90%。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同时,通过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水肥药利用率明显提高,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截至202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4%,比2012年翻了一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比2012年提高30.8个百分点。

  畜牧业六畜兴旺。党的十八大以来,“肉盘子”“奶瓶子”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养殖环境更好,肉品更优质,畜禽废弃物利用效率更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10年来,我国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肉类产量比2012年增长6.1%,禽蛋产量比2012年增长18.1%,乳品市场供应充足、种类丰富,保障了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食物安全。同时,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养殖主体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9%,比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渔业年年有鱼。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占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2021年,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7.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约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三分之一。10年来,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物联网养殖设备、大型深海养殖装备不断涌现。如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充盈市场,人们在吃鱼上有了更多选择。

  富民乡村产业节节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民乡村产业呈现业态互促互进、产业互联互通态势,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389元增长至2021年的18931元,增速连续10年超过城镇居民。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下降至2.5∶1,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稳步缩小。工资性收入成为最大来源,经营性收入巩固增收基础,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潜力,转移性收入托起厚实保障,“四驾马车”拉动农民增收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牧主产区优势巩固

  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省份有不同的农业基础和产业条件。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现代农业的区域结构日益完善。

  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10年来,黑龙江多种粮、种好粮,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573.5亿斤、占全国的11.5%,10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农业振兴的主攻方向,黑龙江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8800多万亩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培育了北大荒、飞鹤、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大力建设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

  青海是重要的畜牧业大省。10年来,青海优化区域布局、改善基础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农牧区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不断凸显。青海着力打好“高原牌”“有机牌”“绿色牌”“富硒牌”,绿色优质特色凸显,生态有机成色更足;40万吨食用农产品实现带证上市,超4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925个,建成有机枸杞基地20万亩,有机枸杞认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1亿亩,成为全国取得草地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河南是重要的农牧业大省。10年来,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猪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打造“中原农谷”;同时,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国人粮仓”“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四川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生猪出栏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天府粮仓的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过10年努力,四川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10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5000万亩,约占国土“三调”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进一步夯实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地位;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布局了75个优质稻基地县、20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48个油菜大县,打造了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

  “三农”各领域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生产,还要有与之关联的现代化的各领域各要素。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领域各要素加快发展。

  各地加快农业转型,农业品牌蓄积勃发。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主体2.8万家,产品超过5.9万个。比如,江西萍乡上栗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构建“山上油茶、山腰养羊、山脚养兔”的立体农业模式,经过10年的努力,上栗县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121家种植大户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44种被认证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各地建设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接二连三”。土灶、柴火、铁锅、炊烟……这样的乡村风景画,近年来在浙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频繁上演。双林镇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主题,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小镇、美丽河湖,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释放农旅融合活力,当地出台扶持政策,打造稻虾旅游综合体,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2个、2A级景区村庄9个、3A级景区村庄4个,实现全镇景区村庄全覆盖。

  各地发展农产品电商,“数商兴农”深入推进。近年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发展。比如,美团买菜推出“本地尖货”品牌打造计划,让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更快地从田间走向餐桌,助力农产品上行。美团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优质农产品源头直采,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让更多农产品对接大市场,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过去10年,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国农业的动力动能将更充沛,新产业新业态将更丰富,农民的钱袋子将越来越鼓。

  乔金亮

  • 相关阅读
  • 中铁十七局承建孟中友谊八桥正式通车

      近日,由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援孟加拉国孟中友谊八桥项目正式通车,桥梁东西向横跨孟加拉国南部库察河,对孟南部交通运输网的全面贯通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中国贡献。  从1986年10...

    时间:09-20
  • 国家发改委:海南自贸港市场主体增速连续28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中新网9月20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黄微波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两年多来,海南自贸港建设...

    时间:09-20
  • 国家发改委:东西差距持续缩小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中新网9月20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表示,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13.5万...

    时间:09-20
  • 国家发改委:航空运输服务已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

      中新网9月20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介绍,目前,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差距明...

    时间:09-20
  • 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GDP总量超过全国的40%

      中新网9月20日电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发挥了全国经...

    时间:09-20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本报记者 吉蕾蕾  “8月份以来,水利部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释放水利建设拉动经济效能,在项目开工、资金落实、投资完成、建设进度、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日前召开的水利基础设...

    时间:09-20
  • 国家发改委:雄安新区100多个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4000亿元

      中新网9月20日电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经过5年多的规划和建设,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曹元猛表示,新区建设项目滚...

    时间:09-20
  • 南京大牌档再胜诉商标权官司,各地“大牌档”是否都要改名?

      澎湃新闻记者 王去愚  南京大牌档打赢了它在安徽的两宗商标权官司。  2022年7月11日和8月31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在两份判决书中判决南京大牌档的所有者南京大惠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大惠)胜诉。 ...

    时间:09-20
  • 引导期市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汤 珂  日前,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出期货新型产品,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期货功能作用,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国家发展大局保驾护航。打造中国特色期货市...

    时间:09-20
  • 复工复产:贵阳合力超市24小时营业全力保障市民物资需求

      中新网贵阳9月20日电(记者张一凡 袁超)9月19日下午起贵阳部分区域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管控措施,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为满足民众生鲜食品及日用品的补给,合力超市开启24小时营业状态。图为市民在超市挑选商...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