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转型之王杉杉系谁来接班

2023-02-13 09:19:08

来源:北京商报

  2月11日晚间,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控股”)发布讣告显示,一手打造了“杉杉系”的知名浙商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逝世,享年65岁。从西装起家到跨界新能源,郑永刚的商业故事可谓精彩,带领杉杉股份(600884)两度转型,从“服装第一股”到全面发展锂电业务,再到进军偏光片业务,欲将杉杉股份打造成锂电、光电“双龙头”。在发展实业的同时,郑永刚还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诸如直接运作艾迪西卖壳、实控绿能慧充前身江泉实业等。

  斯人已逝,郑永刚留下的“杉杉系”还将继续前行,在郑永刚身后,未来谁来接班无疑也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从“服装大王”到“新能源大佬”

  昔日“服装大王”后来成为坐拥百亿身价的“新能源大佬”,作为杉杉股份实控人、董事长,带领杉杉股份两度转型是郑永刚生平最为津津乐道的经历之一。

  据了解,杉杉股份于1996年1月30日登陆上交所,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彼时,“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红遍大街小巷,郑永刚也一度被称为“服装大王”。1994-2004年,郑永刚连续被评为“中国服饰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家”。

  服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郑永刚却并未就此停下脚步,而是主导杉杉股份向新能源领域延伸。2003年,在新能源业务还未像如今一般火爆之际,杉杉股份通过并购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开始正式发展新能源业务。2007年,郑永刚曾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不过于2020年再度出山。

  重归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后,2021年,郑永刚再度推动杉杉股份跨界,进军偏光片业务,偏光片业务也快速成长为杉杉股份的新支柱。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58.25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4.07%。此外,锂电池材料业务同期为杉杉股份贡献37.87%的营收。

  曾涉虚假信披争议

  除杉杉股份外,郑永刚同时还是沪市上市公司吉翔股份的实控人。值得注意的是,吉翔股份在今年初还陷入虚假信披争议,该事项也与郑永刚背后的杉杉系有关。

  据了解,2017年,郑永刚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入主新华龙(吉翔股份前身),宁波炬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炬泰”)自此成为吉翔股份控股股东。

  截至目前,吉翔股份第二大股东为上海钢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钢石”),上海钢石同时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杉杉控股实控的企业,上海钢石的名义股东为吴军辉和宋晓玉两人,其中吴军辉为郑永刚的姻亲(外甥女婿),宋晓玉曾在杉杉控股长期担任人事工作。

  不过,吉翔股份此前并未披露前两大股东之间的一致行动关系,甚至在媒体质疑、上交所问询后多次进行否认。今年初,吉翔股份又突然改口承认,称目前宁波炬泰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第二大股东上海钢石受杉杉控股实际控制,宁波炬泰与上海钢石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杉杉控股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达到43.84%。

  上海海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娄霄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吉翔股份未如实披露股东间的关系,已构成信息披露违规,未如实向上市公司说明的杉杉控股对此具有直接责任。

  针对上述事项,1月18日,吉翔股份因信息披露相关事项收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除实控杉杉股份、吉翔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外,郑永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包括直接运作艾迪西卖壳、入主绿能慧充前身江泉实业等,希努尔(现*ST雪发)、商赢环球(已退市)等众多上市公司也均出现过杉杉系资本的身影。

  多次投资金融业务

  “靠服装赚钱的时代早已过去,我更希望大家称呼我为金融家。”这是郑永刚在公开场合对金融业的表态。

  在实践中,郑永刚通过旗下公司,不仅参股多家银行,在保险、期货等领域也多有涉足。不过,郑永刚在金融业投资中,有赚到盆满钵满的宁波银行,也有让人劳心劳神的正德人寿(君康人寿前身)。

  2013年1月,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受让了浙江凌达实业有限公司所持正德人寿的20%股份,成为正德人寿股东之一。当年3月,郑永刚就出任正德人寿副董事长,并于4月任公司总裁一职。不过,同年10月,郑永刚就被免去首席运营官(COO)职务,并暂停其总裁职务。

  据了解,郑永刚被免职背后,夹杂着正德人寿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管理层内部等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

  2014年9月郑永刚再次进入正德人寿并获批出任董事长,为了使业务回归正轨,2014年10月、11月及2015年2月,正德人寿先后三次增资共18亿元,注册资本也由20亿元增至38亿元。此后的2015年7月正德人寿也更名为现在的君康人寿。

  不过,到了2015年底,君康人寿资本再度吃紧,2016年再次实现增资的君康人寿,资本金总额达62.5亿元,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也达50.88%,成为了君康人寿控股股东。

  不过,好景不长,更名不足一年,市场上就传出了郑永刚的杉杉系退出君康人寿的消息。此后的2017年,郑永刚的杉杉系逐步退出,君康人寿控股股东宁波鄞州鸿发实业的控股股东也由杉杉系企业变为忠旺集团旗下股东。

  谁来接班

  郑永刚逝世后,杉杉系旗下上市公司未来由谁接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杉杉控股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郑驹,系郑永刚之子。据了解,郑驹出生于1991年2月,早在2015年,郑驹就活跃在杉杉系的各大重要活动现场。

  据媒体报道,2018年2月,郑驹正式出任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2019年9月,郑驹出任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副总裁),后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团总经理(总裁)。

  天眼查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郑驹密集上任多家杉杉系企业高管,现任职企业多达71家。不过,目前郑驹尚未进入杉杉股份与吉翔股份董事会。

  2月12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因郑永刚逝世,公司董事会成员减少至10人,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完成相关董事补选及重新选举董事长的工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团队成员正常履职,公司经营业务正常开展。

  吉翔股份则表示,郑永刚的继承人尚未办妥继承及其他相关手续,公司将根据后续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对外公告。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对于接班人而言,熟悉公司业务,带领公司继续向好发展将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

  截至2月10日收盘,杉杉股份报19.24元/股,总市值为435.6亿元;吉翔股份报16.71元/股,总市值为86.67亿元。

  针对杉杉系上市公司未来谁接班,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杉杉股份、吉翔股份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杉杉股份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司后续公告为准”,吉翔股份方面则未有人接听电话。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李秀梅

  • 相关阅读
  • 这就是信心|这些城市GDP超过万亿

      近期,各地2022年经济数据相继公布,我国内地有多座城市GDP规模超过万亿。这张不俗的“城市经济成绩单”不仅彰显了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

    时间:02-14
  • 今年多地公共预算收入按下加速键

      近日,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公布《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北京商报记者对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中仅八地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且这八地均地处...

    时间:02-13
  • 上市猪企1月续亏,今年猪价有望先抑后扬?

      作者:魏中原  目前,大部分上市猪企1月份生猪简报已经披露。1月份,全国猪价连续阴跌,使得上市猪企越卖越亏。  不过,由于当前猪价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价格,出栏节奏稳定的上市猪企仍能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时间:02-13
  • 5年超1300名基金经理离任,人才流动加速下基民如何自处?

      作者:曹璐  聚散离合终有时,又一位研究部总经理级别的基金经理离职。  2月11日,长城基金连发6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原基金经理何以广离任,他离职前还担任长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根据公告,何...

    时间:02-13
  • 熊市反弹?这次美股能否避免历史重演

      作者:樊志菁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股似乎暂时失去了进一步上涨的动力。火热的就业市场令不少官员表示,与通胀的斗争远没有结束,推动市场利率定价有所上升。财报季显示,各行业整体盈利状况开始受到经济的影...

    时间:02-13
  • 监管三令五申,仍有中小银行高息揽储、违规异地展业

      作者:王方然  低利率时代下,中小银行负债端面临压力。与此同时,自2021年1月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监管一直严查高息揽储、异地存款等现...

    时间:02-13
  • “憋了三年”的咳嗽药厂:加班加点保供,订单排到了数月后

      作者:吴绵强  正月初四,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潘高寿”)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张胜就结束休假上班了。这是他进入公司十余年以来,最为忙碌的春节假期。  白云山潘高寿的产品结构中,...

    时间:02-13
  • ChatGPT已能通过高难度考试 未来教育走向何方?

      作者:钱童心  过去几周,全球科技领域又热闹起来。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爆了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虽然它还不够成熟,但足以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迎接一场全新的技术革新。  已经对此技术表达担忧的是全...

    时间:02-13
  • GDP30强城市“洗牌”:武汉超杭州,重庆福州泉州西安排位上升

      2月12日,郑州市统计局公布2022年郑州市经济运行情况,至此,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数据已经全部出炉。  相比于2021年的30强,2022年并无新面孔。2021年排在第30名温州(2022年GDP为8029.8亿元)之后的沈阳(...

    时间:0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