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居民存款持续飙升!“超额储蓄”会自发转为消费动能吗?

2023-02-15 21:46:12

来源:新京报

  近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新增规模创单月新高。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

  居民存款为何持续多增?“超额存款”是否就意味着“超额储蓄”?“超额储蓄”会自发转为消费动能吗?这些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月居民存款新增规模创单月新高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同样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今年1月信贷开门红派生的存款总量偏高;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

  另外,春节前企业发放工资奖金,会带来大量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转移,放大了居民存款的增量,2017年以来,只要1月存在“信贷开门红+春节发放奖金”两个因素,居民存款增量至少有3万亿元。

  数据显示,2017-2022年1月,居民存款分别增加了3.13万亿元、8676亿元、3.86万亿元、4.24万亿元、1.48万亿元与5.41万亿元。其中2018年与2021年偏低,分别只有8676亿元与1.48万亿元,都是春节在2月中旬,企业发放奖金落在了2月初,主要影响2月份的居民存款。

  钟林楠指出,第三点原因是居民购房意愿以及耐用品消费意愿未明显修复,影响了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存款的回流。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认为,从存款结构来看,1月居民、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多增达7900亿、6845亿,合计多增规模超过当月贷款多增额,显示贷款创造存款的同时,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春节前奖金带来的大量存款滞留银行表内。

  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高达近1.2万亿,显示股票市场回暖对居民资产配置迅速形成新的吸引力,侧面证伪了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多增的所谓“超额储蓄”会在2023年自发转为消费动能的一种市场观点。

  浙商证券宏观经济李超团队指出,1月存款结构中,住户存款和非银存款贡献最大,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主要受节前企业发放薪酬、福利,使得企业存款向居民账户转移的影响;而非银存款不论是新增体量还是同比多增的幅度均远超前几年,这与股市行情直接相关,今年1月权益市场表现强劲,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作为非银存款计入M2(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推动数据上行。

  “超额存款”是否意味着“超额储蓄”

  对于1月天量居民存款未来的去向正在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

  在此,首先需要明确“超额存款”并非意味着就是“超额储蓄”,储蓄和存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信用货币社会,二者可以分离。从历史数据上来看,储蓄上升也不必然对应存款的上升。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指出,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增长,但居民存款增加不等于居民储蓄,2022年居民存款受居民资产配置影响较大。居民新增存款不仅来自居民储蓄,还有购房支出大幅下降,以及居民资产从股市、基金、理财转向定期存款的影响。2022年居民储蓄比2021年增长1.85万亿元,远低于居民新增存款增幅。

  但“超额存款”和“超额储蓄”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超额存款”一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超额储蓄”,居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另一部分是居民部门调整资产配置后的“存款回流”,购房减少、理财产品赎回等导致其他投资在总资产中占比下降,银行存款占比上升。

  超额存款主要来自于消费减少、购房支出下降、理财产品赎回。据测算,居民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上升,贡献约1.5万亿;居民购房支出减少,贡献约3万亿;金融市场波动,居民存款回流,贡献约2.5万亿。

  “超额存款”和“超额储蓄”会去哪?

  罗志恒指出,超额存款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但只有部分超额存款能用于消费。源自购房支出下降和理财产品赎回的超额存款,属于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未来将重新用于购房和其他投资。

  虽然超额储蓄为消费回暖提供了资金支持,但过去三年居民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发化,消费意愿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消费的提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对消费反转有过高期待。

  今年总体消费趋势将迎来明显恢复;结构上,服务消费的弹性高于商品消费。然而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速、消费意愿、贫富分化等因素,消费或仍低于潜在趋势水平,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提振。

  李超团队估算,2020-2022年的居民超额储蓄体量预计共计3.98万亿,预计2023年居民储蓄存款释放将流动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核心在于围绕共同富裕、为民生领域降成本,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实体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

  国联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杨灵修表示,居民减少房地产配置带来的超额储蓄有望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一方面,政策层面坚持“房住不炒”,随着房价市场走弱,居民配置房地产的性价比在降低,超额储蓄或难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叠加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导致居民投资渠道匮乏,或推动居民超额储蓄资金入市。另一方面,当前A股估值均处在较低位置,且股债收益率处于高位,权益类资产具有较高吸引力。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认为,居民超额储蓄是否会催生股市行情,并非取决于绝对金额或者比例,而是取决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什么时点入场。

  • 相关阅读
  • 2023年春运落幕 广铁累计到发旅客超1亿人次

      中新社广州2月15日电 (记者 郭军)2月15日,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正式落幕。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铁集团”)获悉,广铁集团今年春运累计到发旅客1.077亿人次,同比2022年春运增长24%,恢复到...

    时间:02-15
  • 培育产业生态 焕新城市活力 北京轻资产创新空间品牌亮相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刘琳)经济快速复苏之际,北京的办公租赁市场走向如何?怎样让相关产业形成有效联动,城市更新又该如何让产业价值促进城市发展?2月15日,首钢基金旗下的空间运营和产业服务资产管理运营商—...

    时间:02-15
  • 广西将全面恢复边民互市区(点)运行 扩大对东盟贸易规模

      中新社南宁2月15日电 (记者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粟坚15日表示,今年,广西将全面恢复13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运行,扩大自东盟十国进口商品品种和数量,形成外贸新增量。  当天,广西促消费稳外贸外...

    时间:02-15
  • 中国加强财会监督 重点任务有三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共五部分,提出了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中国财政部负责人15日介绍,财会监...

    时间:02-15
  • 湖北打造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中新社武汉2月15日电 (梁婷 方庆)湖北将实施水运发展三年行动,高质量打造内河现代化水运体系,全面形成以武汉港至上海港为轴,长江中上游港口至武汉港为“内陆辐”,上海至全球为“远洋辐”的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时间:02-15
  • 印度股市折戟,中国再成对冲基金“香饽饽”,后续动能如何?

      今年以来,更具投机性的国际对冲基金涌入中国股票。最近的13F申报文件显示,大空头Michael Burry也在做多。MSCI中国指数相较于去年的低谷已经反弹高达近50%。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国际资金追逐印度主题,并...

    时间:02-15
  • 继南宁后多地银行延长房贷年龄,但最高年限80岁并非市场主流

      近日,在广西南宁有银行将房贷年龄期限(指“贷款人年龄+贷款年限”之和)放宽到80岁后(相关阅读:南宁房贷年龄可延期至80岁,业内人士怎么看?),多个城市都有部分银行出现类似操作,引发购房市场较大关注。  2...

    时间:02-15
  • 被指“退网”、口碑与营收受损,老干妈真的老了吗?

      互联网时代下,曾经的“辣酱之王”老干妈却惹出“退网”争议。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老干妈的多个官方账号均长时间未更新。  不仅如此,近年来,老干妈的业绩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营收同比减少12亿元,这也...

    时间:02-15
  • 国家部委、龙头企业加强“找矿”,钢铁行业离铁矿石自由有多远?

      钢铁行业复苏背景下,铁矿石供应或仍将成为挑战。  2月15日,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民营钢企龙头敬业集团与海南矿业有望在铁矿石领域加强合作。  铁矿石是钢铁产业重要原料之一,但国产铁矿存在“贫矿多、富矿...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