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 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2024-11-26 10:4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同比增长4%,反映出我国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持续提升。

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是指已办理注册登记并且首次到税务机关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经营主体,该主体数量是衡量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以来,随着税费优惠政策持续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结构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具体来看,一是新办涉税企业量降质升。今年前三季度,个体工商户新办721.6万户,同比增长17.4%;企业新办522.3万户,同比下降8.3%。企业新办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今年新《公司法》实施,注册资金由认缴变为实缴,提高了企业注册门槛,挤出了“空壳企业”水分,企业登记质量明显提升。

二是税收活跃度持续提升。经营主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和活跃度。涉税数据就是最能感知纳税人活跃度的“温度计”。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中新办当年即领用发票、申报有收入的税收活跃户832.1万户,同比增长5.8%,占全部新办户的比重为66.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三是园区引资更规范结构更优化。前三季度,全国高新产业园区新办涉税经营主体100.1万户,同比下降11.8%,主要是灵活用工平台、废旧物资回收、网络货运等前期违规招商引资重点领域经营主体下降较快,同比下降21.7%。但与之相比,园区引入的新材料、医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8%。

四是外商投资热情高涨。前三季度,全国外商投资新办涉税经营主体4.7万户,同比增长4.5%,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新办户数同比增长26.2%。

与此同时,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经营主体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2069.6万户,其中,新设企业、新设个体工商户和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与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两者增长趋势相同,但数据存在一定差别。谈及其背后的原因,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付扬帆介绍,经营主体从注册到开业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尚未发生经营活动和纳税义务,也没有用票需求,因此不需要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这部分经营主体没有计入新办涉税经营主体的统计范围。剔除这部分差异因素后,两者实质上是匹配的,两者数量的增长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内生动能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彰显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付扬帆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新办涉税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接续推出更多便民办税缴费服务举措,着力办实事解民忧,助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拍出9.24亿元

    本报记者 赵彬彬11月26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中标公告,宣布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成功拍出,成交价为9.24亿元。这标志着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落地,也表明低空经济在中国迈出了...

    时间:11-28
  • 链博会:“手拉手”找伙伴 构筑全球产业“共赢链”

    本报记者 郭冀川 刘萌11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与首届链博会相比,中外企业以联合展台形式参展成为第二届链博会的一大特点。主办方透露,本届链...

    时间:11-28
  • 链博会观察:大健康生态圈日益完善 以“健康之链”连接世界

    本报记者 谢岚见习记者 梁傲男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健康生活链展区以医疗健康、品质生活、健康人居、中华精品四大核心板块,生动展现了大健康产业各关键环节的前...

    时间:11-28
  • 稳外贸政策落地调查:真金白银支持外贸企业 破除痛点解决难点

    本报记者 刘萌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发展保持了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证券日报》记者...

    时间:11-27
  • 10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超六成行业盈利好转

    本报记者 孟珂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延续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10月份,受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产销衔接水平回升带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

    时间:11-27
  • 央行等七部门: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本报记者 刘琪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

    时间:11-27
  • 刚刚,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

    本报记者 刘琪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

    时间:11-27
  • 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倾向于渐进式降息

    本报记者 韩昱据新华财经消息(下同),北京时间11月27日,美联储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倾向于渐进式降息,即逐步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立场。本次纪要透露了11月初美...

    时间:11-27
  • 沪市公司多措并举提升自身价值 筑牢回报投资者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田鹏日前,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了市值管理的定义、具体方式以及禁止触碰的红线,并提出“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和...

    时间:11-27
  • 夯实明年粮食增产基础 主产区冬修水利按下“快进键”

    头年修水利,来年底气足。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春农田建设关键时期。连日来,粮食主产区抢抓工期,聚焦短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一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