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特斯拉速度”刷新,外企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

2025-02-15 13:15:20

来源:三里河

  上海又给特斯拉一个惊喜。

  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用时仅7个月即竣工。

  2019年,特斯拉首次牵手上海,上海超级工厂以“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速度蜚声国际。如今该工厂年产量已达95万辆,带动特斯拉电动车2024年在中国内地销量创下超过65万辆的历史新高。

  纪录刷新背后是中国速度。

  据上海临港新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建设过程中,临港新片区变“企业等政府”为“政府等企业”,创新推出项目服务包,包括修建跨河桥梁保障工厂建设进度,统筹安排蓝领公寓等。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企能在上海如鱼得水,离不开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新春第一会”连续8年锚定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也迭代到8.0版本。提升企业感受,7年多来,上海已累计实施1101项任务举措,全市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企业289.8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7户,在全国排名第一。

  不同于六年前特斯拉以“鲶鱼”之姿跃入上海乃至全国汽车产业,本次合作是一场协同发展的双向奔赴。

  对特斯拉来说,储能业务是其在电动车之外的另一主要业务板块。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2023年曾表示,公司的储能业务增速将超过电动汽车业务。据其最新财报,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达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

  三里河从特斯拉了解到,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能为1万台储能系统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1吉瓦时等于1000兆瓦时),这相当于13000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参考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1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为109.8吉瓦时。

  对上海来说,新型储能是重点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之一。《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6年力争储能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

  背靠长三角,上海是全球储能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上辐射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让上海成为特斯拉开拓全球储能产业版图的理想之城。

  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对三里河表示,特斯拉得以高效迅猛发展,中国供应链的参与功不可没。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促进了上下游多赢合作。

  上海与跨国企业以开放姿态拥抱彼此,更多行业龙头为中国投下一张又一张信任票。

  在上海,丰田汽车公司宣布计划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生产和研发公司,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日本车企。

  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落地锦江乐园,是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三个同类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开放营业。

  再看全国,第八批重大外资项目已经推出,包含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苏州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众汽车研发中心等15个项目,项目数量属历次最多,计划投资额共计330亿美元。

  一批又一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在华落地,有赖于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免签政策,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越来越便利,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当越来越多的集装箱从临港码头启航运往世界,中国向世界讲述着更多有关共享、共创、共赢的东方故事。

  (“三里河”工作室)

  • 相关阅读
  • 资本市场热点说 | 347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进展 金额上限合计近700亿元

    本报记者 吴晓璐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推出以来,备受市场欢迎。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月16日,A股347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67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97.76亿元,占首期额度(3000亿元)为...

    时间:02-17
  • 多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出实招 “并购重组”“投资价值”成高频词

    本报记者 孟珂近期,从支持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再到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多地纷纷发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

    时间:02-17
  •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樊曦)记者15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1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59.6万人次,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达4.13亿人次。各地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在热门方向、...

    时间:02-17
  • 一线调研 | 降成本强基建“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三周年:加速织就算力网络

    本报记者 郭冀川2022年2月17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三年来,一幅波澜壮阔的算力版图徐徐展开。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到西部内陆的偏远山区,一个个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正在贯通,...

    时间:02-17
  • 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铺轨贯通

      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2月15日,随着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多功能长钢轨牵引车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精准铺设至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抚河特大桥接轨点,标志着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完...

    时间:02-15
  • 中国工程机械加速“出海”融入新兴市场

      中新社长沙2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2025年首季开门红。在坐拥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的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头部企业都在赶订单、忙交付。其中,海外订单占据相当比例。  2月初,中联...

    时间:02-15
  • (经济观察)竞逐中国经济第十城,“争”的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尹倩芸)中国经济十强城市变迁历来备受关注。除了“领头羊”,排名第十的“守门员”之争亦是看点。如今坐在这个位子上的南京,正面临激烈竞争。  从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看,2024年中国地区...

    时间:02-15
  • 2月1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967万人次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2月14日(春运第32天,农历正月十七),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9967万人次,环比下降7.5%,比2024年同期增长5.8%。  铁路客运量1359.6万人次,环比增长5.7%,比2024年同期...

    时间:02-15
  • 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春节假期刚过,一批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陆续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上海市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计划于本月底交付使用。  这艘船长333米,宽6...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