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外贸企业开启“忙碌模式” 外贸进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2025-02-16 13:03:38

来源:光明日报

  外贸企业开启“忙碌模式”

  人勤春来早。春节假期的余韵还未散尽,工厂车间、港口码头、陆路口岸、中欧班列铁路线上,外贸企业开启“忙碌模式”,外贸进出口一派蓬勃景象,各地开年的“拼搏图”预示着企业正用积极行动开启新一年外贸的好光景。

  在江苏江阴,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台繁忙而有序。港池中,一艘正在建造的黑红相间的大型散货船格外显眼,这是今年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本部在建的第二艘外贸船舶。因为符合最新的绿色环保节能标准,这个系列的船舶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预计4月交付希腊船东。

  以这艘绿色环保型的散货船为基础,承接新订单的同时,企业也在大力推进造船产品转型升级,推动50000吨油轮、41800吨自卸船等自主研发的最新环保船型做大做强。护航“出海”,南京海关所属江阴海关紧跟船舶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在登临检查、物料供应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全力畅通船舶出海“最后一公里”。

  “大国重器”蓄势待发走向国际,“小而美”的民生消费品也正在向世界传递魅力。在江苏一家制帽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全自动裁床正以每分钟120米的频率精准切割面料,激光绣花机在帽檐勾勒出精美纹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持续深化,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随着日本市场第四轮降税落地,产品关税已从3.2%阶梯式降至2%,未来将最终达到零关税。每顶帽子节省的关税成本转化为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仅2025年1月,这家企业出口日本的订单贸易额超329万元,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30份,同比增长87.5%。

  日前,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在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监管下,一列满载100个标准箱的中欧班列缓缓从苏州铁路西站启程,驶向中亚地区。这趟班列主要搭载了白色家电、机械类产品及生活用品,是蛇年新春苏州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

  “钢铁驼队”满载出发,一列列满载“江苏制造”的班列沿着铁轨驶向远方。稳定的铁路物流为企业出海拓宽了通道。今年1月,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累计载货16010标箱,开行数量达195列。其中,中亚方向去程开行数量达96列,同比增长38.7%。

  越来越多“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同时,也有不少“海淘好货”丰富着国人生活。在江苏常州综合保税区,智能分拣系统高速运转,一批批跨境包裹正排队等待发往全国;海关CT机检设备显示屏上,一件件商品的立体影像快速成像,勾勒出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作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平均每天有大约1200亿元的货物在中国和世界间流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创下月度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上海港自身保持的纪录,也使其成为全球首个单月突破500万标箱的港口;深圳港1月份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85.3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5.5%,货物结构优化,实现“开门红”……从我国远洋港口不断刷新的数据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勃勃生机。

  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2025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推动外贸量稳质升,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回应企业期盼,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助外贸企业走得更远更好。梳理各地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稳外贸”成为各地2025年的高频词,而与它一同出现的,是“高质量发展”。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撑。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绿色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

  2025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在财政、金融、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强化对外贸企业支持的同时,自主开放、单边开放会有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将进一步提质增效,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贸易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海关将积极主动作为,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有利条件更好转化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效能。”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指出,将认真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加大海关16条支持措施实施力度和效果评估,深化税政研究、推动完善税收政策,拉长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享惠措施清单,用好“关长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海关企业协调员等关企联系配合机制,放大政策组合效应。出台实施海关促外贸稳增长特别措施,帮助企业扩大出口、稳住市场份额。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岳表示,2024年,商务部推动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举措。今年,将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推广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打通堵点和卡点,推动外贸稳定发展。顺应贸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拓展电子贸易单据应用,鼓励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发展。同时,商务部还将做好涉企服务保障,继续举办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专题培训,提升外贸企业综合发展能力。

  作者:本报记者 张翼《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03版)

  • 相关阅读
  • 资本市场热点说 | 347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进展 金额上限合计近700亿元

    本报记者 吴晓璐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推出以来,备受市场欢迎。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月16日,A股347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67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97.76亿元,占首期额度(3000亿元)为...

    时间:02-17
  • 多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出实招 “并购重组”“投资价值”成高频词

    本报记者 孟珂近期,从支持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再到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多地纷纷发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

    时间:02-17
  •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樊曦)记者15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1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59.6万人次,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4亿人次,达4.13亿人次。各地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在热门方向、...

    时间:02-17
  • 一线调研 | 降成本强基建“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三周年:加速织就算力网络

    本报记者 郭冀川2022年2月17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三年来,一幅波澜壮阔的算力版图徐徐展开。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到西部内陆的偏远山区,一个个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正在贯通,...

    时间:02-17
  • 春运第3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0061.8万人次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2月15日(春运第33天,农历正月十八),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061.8万人次,环比增长0.5%,比2024年同期增长11.6%。  铁路客运量1541.6万人次,环比增长13.4%,比2024年...

    时间:02-16
  • 破除“信息孤岛” 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  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王云杉)为着力夯实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基础,推动建立物流数据资源开放互联机制,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近日,国家...

    时间:02-16
  • 开行专列、发放补贴……西部地区多措并举支持跨省务工

      西部地区多措并举支持跨省务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春节过后,西部各省份积极行动,与劳务输入地紧密协作,为跨省务工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发布岗位需求信息、举办招聘会、开行专列、发放补贴等方式,实现“出家门...

    时间:02-16
  • 争夺人机交互标准制定权 多厂商宣布大模型免费开放使用

      争夺下一代人机交互标准制定权 多家厂商宣布大模型免费开放使用  这两天,国内外多家大模型厂商纷纷宣布免费开放其大模型服务,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百度2月13日发布消息,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0时起全...

    时间:02-16
  • 缺“林”省份如何“灵”?甘肃探林下生“金”百亿目标

      中新网兰州2月15日电 (冯志军 南如卓玛)“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陇南市油橄榄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一,秦安花椒借“天水麻辣烫热”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一年,“甘味”农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近三成,甘肃特色农...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