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李潮东:从政府工作报告看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2025-03-07 16:01: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经济增长潜力以及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衔接,体现了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以下将从经济政策、持续深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分析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在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持续下修至2.7%(IMF2025年1月预测)、地缘政治因素、人工智能革命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复杂变局下,中国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背后,既是对全球经济"慢变量"与"快变量"叠加冲击的清醒认知,更展现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锻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力。

  一、政策工具箱迭代:从逆周期调节到跨周期赋能

  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引发的跨境资本异动,中国宏观调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准性。3.9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重点投向"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等新基建领域,在甘肃酒泉万兆瓦级绿色氢能项目中,财政资金创新采用"股权投资+REITs退出"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度提升至78%(财政部试点数据)。货币政策工具包引入"人工智能产业专项再贷款",推动算力算法投资增速连续6个季度超40%,为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迭代、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研发注入金融活水。

  这种政策升级建立在对经济结构变迁的深刻把握之上。当4.5亿Z世代(国家统计局2025年新标准)成为消费主力,其催生的元宇宙社交、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消费形态,正以年均28%增速扩容市场空间。政策着力点从单纯刺激总量转向培育"银发经济×人工智能""绿色消费×区块链"等融合业态,在杭州未来科技城,老年康养机器人研发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印证了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创新的共振效应。

  二、制度型开放升维:从要素流动到规则融合

  在部分国家推行"价值观贸易"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全域实施"负面清单+非违规不干预"监管模式,允许境外风投机构直接参与未盈利科技企业股权投资。这种制度突破吸引红杉资本设立200亿美元亚太成长基金,专项投资中国硬科技企业。在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扩展至1800项,促使默沙东将全球细胞治疗研发中心落户博鳌乐城。

  数字贸易规则对接更具前瞻性。上海临港新片区试点DEPA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允许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向新加坡实时传输,推动蔚来汽车海外自动驾驶用户突破百万。这种规则层面的开放,使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标准输出"的完整闭环,2024年数字服务出口增长39%即是明证。

  三、营商环境3.0:从便利化到生态化

  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B-READY)显示,中国"市场准入效率"指标跃居全球第12位,这得益于全国推行的"承诺即入制"改革。在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企业凭研发承诺书即可开展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18个月压缩至45天。更具突破性的是司法保障升级: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国际商事法庭,采用"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执行"模式,使跨境纠纷解决周期缩短60%。

  创新生态的优化更具战略价值。北京中关村试点"科学家法人制",赋予顶尖科研团队成果转化自主权,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通过该机制孵化出3家独角兽企业。这种制度创新推动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万亿元,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当波士顿咨询调查显示92%的跨国企业将中国列为关键创新策源地,当东盟数字支付系统80%采用中国技术标准,这些市场选择印证了中国经济的新引力。5%左右的增长目标背后,是传统要素驱动向制度红利释放的深刻转型,是经济治理模式从追赶型向引领型的质的飞跃。

  四、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从可行性来看,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综合考量。这一目标既符合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也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从必然性来看,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不仅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任务,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要前提。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于稳定全球经济、推动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持续扩大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吸引外资、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综上所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政策、持续扩大开放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为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对冲外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潮东,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和中国外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调查统计工作会议

    本报讯 (记者刘琪)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调查统计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条线聚焦央行履职重点,创新思路、破解难题,调查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

    时间:03-08
  • 1.4万亿斤这个目标,粮食大省挑大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题:1.4万亿斤这个目标,粮食大省挑大梁!  中新网记者 王琳 国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那么,今年中国粮食产量1.4万亿斤(1公斤等于2斤,下同)左右的预期目标,粮食大省如何担起“...

    时间:03-07
  • 海南财政厅厅长谈自贸港封关运作:我们准备好了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孔令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财政厅厅长蔡强7日在北京谈及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表示,总体上来讲,目前进展顺利,我们准备好了。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海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

    时间:03-07
  • 金融赋能徽派企业“抱团出海”

      中新网合肥3月7日电 (记者 赵强)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金融+”国际合作对接会活动7日在安徽合肥举行,100余家外向型企业参加对接。  本次活动主题为“徽派联盟 携手同行”,由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主办。...

    时间:03-07
  • 重庆动物源性产品监管体系首次通过新加坡地区准入认证

      中新社重庆3月7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称,重庆动物源性产品监管体系近日首次通过新加坡地区准入认证,两家企业正式获准向新加坡出口猪肉、禽肉、牛肉、羊肉及蛋类等5种动物源性罐头产品,将有...

    时间:03-07
  • 前两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4%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尹倩芸)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同比下降7.3%。  在主要贸...

    时间:03-07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5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较1月末上升182亿美元,升幅为0.57%。  2025年2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主要央行...

    时间:03-07
  • 3月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8个点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9.00,比昨天下降0.08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0.06,比昨天下降0.10个点。  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

    时间:03-07
  • 三八妇女节临近 市场监管部门:这些消费陷阱要警惕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北京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三八妇女节临近,商家纷纷推出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北京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消费陷阱。北京市场监管局列举了一些真实案例,提醒...

    时间:03-07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端装备无损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马帅莎)3月7日,由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为主依托单位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端装备无损检测创新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  作为以高质量装备质量控制与性能提升和产业服务为目标的无...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