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轻人爱上绿色消费,市场堵点有待进一步打通工

2025-03-21 08:58:34

来源:工人日报

  乐于购买环保产品,但难以辨别其真实“含绿量”;活跃于二手市场,但常常为售后而烦恼

  年轻人爱上绿色消费,市场堵点有待进一步打通

  优先选择一级能效家电产品、淘二手绿色用品……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青睐绿色消费,不仅成为环保节能新产品消费的生力军,同时在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市场也十分活跃。但很多年轻消费者表示,当前各种消费品真实“含绿量”难以分辨,有时候想买绿色食品、家电、卫生用品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王营表示,目前,绿色消费领域存在制度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消费信息不对称、产品溢价较高等问题,建议从加大政策支持、创新绿色产品、绿色信用共享等方面发力,进一步释放绿色消费潜力。

  年轻人越来越爱绿色产品

  围绕加快推动绿色消费,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提出,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了,充电桩也越来越多了,到哪充电都方便。既智能又省钱,还能为环保做贡献。”长春市民祝女士是90后,她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环保、智能、加速快,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身边不少朋友都把油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

  北京商报深蓝智库发布的《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观察报告》显示,有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群中,26岁~45岁消费者的占比超过55%。

  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绿色家电产品也受到年轻人青睐。32岁的长春市民王先生最近刚搬了新家,家里新购置的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都是一级能效,使用起来不仅节能环保,且性能更优。

  “我喜欢在网上获取各种产品信息,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节能效果,比如在购买洗衣机时,不仅看品牌还要看能效、洗净比等,多方对比后,才决定买哪款。”王先生说。

  买二手卖二手,闲置品变废为宝

  “宝宝用品更新快,很多东西买新的都不划算,我们小区有一个宝妈建的二手闲置微信群,里面能淘到不少好东西。比如特别新的消毒锅,50块钱就能拿下。”90后长春宝妈张女士说,二手闲置微信群里有177名成员,同在一个小区生活,各种用品交易起来很便利。

  二手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也不断扩充,正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很多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有益补充。在推动绿色消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向绿色环保转型方面,二手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手平台转转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24年底,该平台通过促进闲置物品流通,已实现518.5万吨的碳减排效果,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行驶291亿公里所排放的碳量;累计节约能源7136吉瓦时;并促成3208万册二手图书的交易,相当于保护27万棵树木资源。

  这几年,长春市民吴女士在二手平台上卖出76件闲置物品,买到27件,“战绩”很是可观。她觉得将闲置物品低价转让给有需要的人,经济又环保。

  但是吴女士表示,二手平台交易售后跟不上,出现纠纷很难维权。同时,一些宣称“绿色环保”的商品,真实“含绿量”几何也难以分辨。

  王营分析,绿色消费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绿色消费制度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例如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不统一;绿色消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主要依靠认证信息辨别绿色产品,这导致某些企业存在“洗绿”动机,比如绿色标签滥用等。

  打通堵点,让绿色消费更畅通

  王营建议,应在制度体系方面,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进一步强化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完善绿色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提高企业“洗绿”、绿色产品造假的处罚力度;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对绿色消费的全周期支持力度,加快完善绿色消费基础设施,提高绿色消费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达性;在观念贯宣方面,进一步扩大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绿色产品的认识、选择、使用和处置方法,将绿色消费理念融入各类社会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在产品创新方面,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识别绿色消费行为,提高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精准性,加强新型绿色消费供给。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绿色信贷等方式,降低绿色溢价。对标国际标准,尽快建立标准统一、具备认可度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提升绿色产品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市场上,绿色产品溢价较高,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有研究报告显示,企业为更可持续的产品收取的平均溢价为28%,远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10%的溢价水平。

  对此,有专家建议,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本”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王营表示,可在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搭建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基础上,建设全社会统一的碳普惠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金融科技手段归集消费者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累的碳减排量,帮助个人算清碳账本,在个人碳减排贡献透明化和标准化的前提下全方位鼓励绿色消费。

  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工人日报》(2025年03月21日 04版)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春节档电影票房95.1亿元 创历年春节档票房新高

    本报讯 (记者刘萌)3月21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2025年以来,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

    时间:03-21
  • 商务部:前两月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成为数字消费新亮点

    本报讯 (记者刘萌)3月21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时表示,2025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电子商务内生动力、创新潜力、开放活力不断释放,实现良好开局。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

    时间:03-21
  • 焦点访谈丨易地扶贫搬迁变化大 怒江州村民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

      脱贫攻坚战中,我国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3.5万个集中安置区、266万套安置住房,帮助960多万贫困群众通过搬迁告别贫困,开启新生活,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那么,在“搬得出”之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近五年来,...

    时间:03-21
  • 网络“大V”司马南偷税被罚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21日公布,对网络“大V”司马南偷税案件进行了处理。前期,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司马南涉嫌偷税,依法对其开展立案检...

    时间:03-21
  • 中新网评:花粉扰民非小事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查志远)树会“冒烟”?这是花粉,不是沙尘。进入3月,恼人的花粉过敏又来了。“春风十里不讲理,眼泪鼻涕随风起”成为不少网友的真实写照。年复一年,柏科等树木花粉引发的过敏,给市民工作生活造成不小...

    时间:03-21
  • 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超1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三个主要制造业行业,包括通用设备...

    时间:03-21
  • 培育健康消费新增长点

      随处可见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材,刷屏网络的“打卡”运动软件,风靡的推拿理疗、瑜伽课程,琳琅满目的低糖、低热量健康食品……随着消费者健康管理观念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健康消费正成为我国消费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

    时间:03-21
  • 七部门: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时间:03-21
  • 今天起,无需预约!可直接办理个税汇算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

    时间:03-21
  • 港台旅行商走进湖北宜昌 沉浸式体验三峡文化

      中新网宜昌3月21日电 (董晓斌 谭凌)2025年香港中国旅游协会旅行商宜昌行宜昌文旅资源推介会20日晚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80余名旅行商相聚长江之滨,沉浸式体验三峡长江文化,共商文旅合作。80余位...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