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管种又管收!共享农机“一条龙”服务 一键下单即达田间地头

2025-03-21 10:45:5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下从南到北,春耕春管陆续展开。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对于小农户们来说,怎么高效抢抓农时?

  小农户春耕如何跑出“加速度”

  今年,江苏省耕地面积稳定在820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面积3600万亩以上。春耕时节,记者来到江苏南京的六合区,这里拥有全市约40%的基本农田。眼下,地里的小麦陆续进入拔节的关键期。住在冶山街道石柱林社区的农户安微从几十公里外的市区赶回老家,打算尽快给家里的麦田施肥除草。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石柱林社区农户 安微:我们有一个App,区里面的App。然后我们点进去,点进去之后我是农户,就可以发布农活,然后后台就会有人接单。

  安微提到的这项农机服务,正是来自南京市六合区打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十几分钟后,安微的手机就显示有人接了这个植保的单。不到一个小时,拉着植保无人机和飞手的小货车就开到了地头。

  在飞手手机的App上,已经显示了接单的作业范围,精确到田块。飞手输入参数后,无人机自主作业,药液喷洒均匀又快速。安微家的50亩地,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施肥除草。

  安微:手工打药,以前自己家里耗一个人工在这。现在是一亩大概八块钱,400块钱就结束了。

  在这个App上,除了农机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还提供了育秧、植保、收割到粮食烘干等全产业链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全部可以在手机的小程序上下单,一键到达田间地头。

  精细化服务 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除了能给小农户提供植保服务,还能解决哪些难题呢?

  记者了解到,南京六合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际上是一个整合了20多家经营主体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包括农资农机服务中心、育秧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还有稻米加工存储中心等9个功能中心。而目前业务最繁忙的,就是农机服务中心。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走进这个农机服务中心,感觉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建在田间地头的“农机超市”,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机,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周边的农户只要手机下单这里的农机服务,就不需要再购置任何一台农机了。

  记者在农机服务中心遇到了当地的种植大户朱春华。他从2011年开始流转土地种粮食,十几年间从70亩慢慢增加到500亩,但就在去年,他把种植规模一下子扩大到了1600亩。那么他的底气是从哪来的呢?

  朱春华告诉记者,他虽然是种植大户,但购置农机成本高、折旧率高,农机闲置率也高。而当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立之后,农机和农机手能快速流动起来,之前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南京首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朱久贵:之前一台拖拉机每年服务也就70天左右,因为我们服务中心订单比较多,每年正常使用率达到150天以上。

  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 管东松:我们粗略测算一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参与,成本是下降的,应该是有150元到200元每亩的成本下降空间。

  目前,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六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已实现街镇全覆盖,惠及生产经营主体550余个,全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6.65%。而在江苏全省,计划3年内布局200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一条龙”服务 破解“种田增收”难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仅仅“管种”,他们的服务范围已经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给农户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南京市六合区的一家农产品门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本地的精品农产品。这个门店也是六合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将本地农产品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破解一家一户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农产品运营人员 朱家栋:之前单个农户对接大中市场实际上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市场投标、斩获订单,然后根据订单把产品需求分发给各个农户。去年到现在为止,我们整体的中标金额达到3500万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小农户“种好地”,江苏引导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服务主体达7.4万家,已经探索出了五种有代表性的服务模式,促进粮食生产的高效和安全。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处长 马海涛:最近我们也在制定区域综合服务中心资金奖补政策,明确财政资金可以对区域服务中心的运营进行补贴,我们也将明确对区域服务中心的补贴当中,补贴资金重点用于对小农户的支持,对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作业服务。

  而在全国,已经有109.4万个主体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年服务面积21.4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中新社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记者从21日举行的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上获悉,全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  对标国际标准,离岸金融服...

    时间:03-21
  • 海南自贸港三项政策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

      中新社三亚3月21日电 (张月和)海口海关副关长敖必强21日在“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新实施的三项核心政策措施,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便利引进,将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

    时间:03-21
  • 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在蓉举行 推动文创产业国际合作

      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 (单鹏)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21日在成都开幕。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现场。 成都传媒集团 供图  本次大会以“文化引领的城市活力与创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的产业领军人物及...

    时间:03-21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云南:“美丽”经济绽放 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央广网昆明3月20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鲜花,是彩云之南的名片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花卉资源。作为中国花卉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在全球鲜花市场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截至2024...

    时间:03-21
  •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1至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6.2%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翼)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

    时间:03-21
  • 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可研报告过审

      中新网西宁3月21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1日从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全球在建及规划中装机规模最大、储能容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标杆工程——青海众控德令哈3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以下简称...

    时间:03-21
  • 住房+汽车消费大升级!专家解析政策红利

      日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本期节目聚焦“大宗消费如何更新升级?”  如何帮助消费者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先来关注...

    时间:03-21
  • 出海记丨“加强海外仓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发展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化市场。  人民日报海外网了解到,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的“境外支点”,承担着缩短物流时...

    时间:03-21
  • 天津海关升级“24条措施”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中新网天津3月21日电 (记者 王君妍)21日,天津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津关24条”出台以来的工作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天津海关对“津关24条”进行了优化升级,研究出台了“津关24条”2025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

    时间:03-21
  • 从“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助企业“跃迁”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题:从“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助企业“跃迁”  中新网记者 李姝徵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耐特)注册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