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奋斗在春天里丨“首发经济”火热 各地如何打好“首”字牌?

2025-03-21 15:30: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春天是各大品牌新品首发、集中亮相的季节。不少全球品牌携带最新科技、跨界联名款、概念店等扎堆登陆上海。“首发”如何拉动消费?又如何集聚起更大的发展势能?系列报道“奋斗在春天里”,一起去上海,看那里如何打造新品、新店、新展首发的“新品实验室”。

  “首发上海” 在多维度实现创新

  开首店、布首展、做首秀,这个春天,上海变身各大品牌的“新品实验室”,30多场“首发上海”活动相继登台。如今,平均每天,就有三家“首店”在上海与消费者见面,17%以上都是高能级首店。

  上海时装周是今年“首发上海”活动的重头戏,当记者来到时装周组委会的办公地点时,距离“首发季”启动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不少企业正忙着大秀前的品牌对接。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工作人员 赖梦爽:每个品牌在时装秀的产品都是首发,肯定都希望是最精彩的亮相,我们也要帮助他们把亮相做到最完美。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各个品牌的产品首发都能“惊艳登场”,他们不仅在筹备上为企业做足了准备,今年还会试点“即秀即买”模式,让观众能在首发现场即刻下单。

  觉织品牌设计师 张西松:上海时装周这个平台能够帮像我们这样小的设计师品牌,走过从0到1这样一个阶段,其实我觉得不光光是产品做首发,而且是一个品牌故事的首发。

  每一次首发的背后,都是一个创新的故事。很多品牌正是在参与首发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定位,拓展出新的空间。

  序之品牌创始人 陈序之:尤其是时装行业,我们是活在“首发经济”之中。每一次首发,展示新品之后,会有一个直接的反馈,我们从服装领域拓展到了生活方式,这一切的核心都源于创新。

  “首发经济”的热力场,给国内原创品牌生长的氧分,新的政策举措也为国际品牌落地上海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上海传统梧桐区旁,坐落着全上海最小的保税仓:张园保税仓,这也是首座设在商业核心区和文保建筑内的保税仓。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 赵兰天: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品牌其实都开展了全年的活动。

  而在另一边,保税仓也迎来新的一批货物。报手续、核种类、做登记,没过一会儿进口产品就完成了全部入库流程。通过平板电脑AR扫描,不用打开货物柜门就能核准物品信息。

  上海海关稽查处副处长 舒杨:我们通过在保护建筑之内安装了几十个遥感器和视频探头,实现了整个场所的数字化。

  通过这个有着“黑科技”的保税仓,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产品落地成本,一些国际品牌可以一站式完成展览、看验货、交易等多个步骤。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 赵兰天:能够让这些国际品牌的首秀首发首展的产品,能够更快更便利地来到我们国内的市场和消费者见面。这个其实是由企业端的需求发起的,这种应该说是一个制度方面的创新。

  企业有需求,政策有响应。就在几天前,上海推出10项举措支持“首发经济”,包括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首发进口化妆品快速通关模式、优化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举措等,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首发经济”集聚地。

  上海:构建“首发经济”的产业生态圈

  首发聚集人气,但如何把首发引来的“流量”留下来,让首发更可持续?在上海,围绕“首发经济”,一个不断进化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中。

  位于上海宝山区的中成智谷产业园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来,不少创意展览和活动都在这里举办,这里还聚集了许多原创家具品牌,一个“拼出来”的展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看起来并不大的空间内展示了近百个不同品牌的单品。

  中成智谷原创家负责人 郁晓岐:小品牌的单一产品可以跟不同品牌的单一产品组成一个场景,这个品牌哪怕今天只有一件产品都没关系。通过首发,我们是希望100个品牌的另外一头去链接100个博主。

  线上种草、线下体验,这样的模式让这个小小展厅成为不少中小品牌新品首发的集中孵化器,哪怕是一张桌子,在这里都可以用相对低的成本展示给消费者。眼下,园区里的品牌首店占比超过80%,为了避免一些中小首店和新品“昙花一现”,这里给予品牌更多试错和迭代的空间。

  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的品牌类型,园区也会给予不同的“加持”,对于拥有稳定客群的品牌,园区更多地会为他们争取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的链条。现在,这家企业就把研发中心也搬到了园区,在展厅里,我们看到咖啡渣制成的椅子、摇摇风铃就能转动的投影仪,一系列新研发的产品正在一次次升级中不断接受市场的检验。

  吱音家具创始人 杨熙黎:我们越来越关注和珍惜首发的机会,这种长期主义我觉得可能对创新和原创的品牌来说很重要。我觉得在这个园区的生态里面,大家有时候跨行业的一些不同领域的交流,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首次展出到首次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从“首店”到“首链”,上海的平台载体和企业都在努力构建“首发经济”的全方位生态圈。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 刘敏:我们过去一直讲,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看到“首发经济”带来更多的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消费市场实现了价值。我们通过“首发经济”看到背后不仅仅是一场活动,开设一个店,背后是能够洞察整个产业链生态全面的升级,而且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供与需在更高层面的对接,实现了新的供需平衡。

  “遍地开花”

  “首发经济”带来无限可能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首发经济”也正在全国“遍地开花”。这个春天,当“首发经济”和多种新业态新模式相互融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电助力自行车销售火爆,AI护具加速升级……越来越多的“首发”科技产品,正让消费者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在江苏苏州高铁新城的这家科技企业里,一款可以更好服务于中老年群体的膝关节外骨骼产品即将首发上市,研发团队正在对产品进行优化完善。

  迈宝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林西川:在做关节优化设计,把它做得更小,做得更轻,同时保证它的有效助力效果。通过首发,通过快速迭代,把我们更新的产品推向市场。

  当首发与商圈升级碰撞火花,新场景新模式不断上新。走进重庆渝中区大坪商圈龙湖时代天街,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莫奈花园艺术首展正在这里举办,蝴蝶兰、郁金香、绣球等共50个品种的花卉灵动组合,搭配上周边延伸的花市,让过往市民不禁停下脚步。为了用好“超级场景”带来的人气,商圈持续引进潮流品牌,开设区域首店、旗舰店、全系列产品店,不断扩大品牌旗舰店集聚规模。

  当首发嵌入城市更新、文旅焕新,消费新空间加速“进化”。福建厦门海沧区下陈村的上百亩油菜花开得正盛,在花田间,当地首座“乡村美术馆”在这几天正式落成。当地政府联合专业团队,对村内10多间长期废弃的农房进行统一修缮和功能重塑,现在,美术馆里正在展出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11位艺术家的40余件作品。

  游客 殷诗瑶:这种自然和艺术的融合给我很大的视觉冲击。

  改造后的建筑群,配合新建的咖啡馆、研学工坊等设施,形成集艺术展览、亲子互动、露营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 梁青:这次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的落成和首次开展,而是以首发场景撬动多元消费的一个尝试。美术馆白天是一个展览空间,晚上可以变成一种沉浸式的剧场,用好村里的一些闲置的资产,打造了场景的体验。

  “首发经济”的产业链条有多长?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首发经济”既可以促进消费端扩容提质,又能驱动生产端转型升级,是激发消费潜能、提振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从数据中,我们又能发现哪些新变化?

  在北京,今年要完成中关村等12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开商业面积达100万平方米,140个足球场面积将用于吸引更多首发、首秀、首展、首演、首赛活动。

  成都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场首发首展首秀活动,已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而在一些县域小城,连锁品牌首店竞相涌入,本土特色消费品牌也不断生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王微:不同的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首发经济”发展的一些特色或者路径,对于大型中心城市,特别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可能包括国际大牌的首发,包括国内知名企业的首发。中小城市要结合自己的产业特色,来培育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一定的产业特色的创新品牌。

  一次首发也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小米集团的首款新能源汽车发布,27分钟内订单突破5万台。新款汽车发布的背后,可以带动外形设计、功能配置、新能源电池等全链条发展。

  一个流行色的发布会带动纺织面料印染、服装设计,相关配饰设计等产生新变化新趋势。每一次重量级首发都牵引着背后产业的跃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王微:我们觉得首发的核心特征是4个方面,就是创新性、引领性、带动性和集聚性。“首发经济”是一个创新的检验机制,也是一个供求匹配的机制,这个是推动我们国家消费升级,产业创新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岳群 刘颖 丁雅妮 杨曜语)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中新社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记者从21日举行的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上获悉,全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  对标国际标准,离岸金融服...

    时间:03-21
  • 海南自贸港三项政策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

      中新社三亚3月21日电 (张月和)海口海关副关长敖必强21日在“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新实施的三项核心政策措施,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便利引进,将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

    时间:03-21
  • 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在蓉举行 推动文创产业国际合作

      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 (单鹏)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21日在成都开幕。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现场。 成都传媒集团 供图  本次大会以“文化引领的城市活力与创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的产业领军人物及...

    时间:03-21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云南:“美丽”经济绽放 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央广网昆明3月20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鲜花,是彩云之南的名片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花卉资源。作为中国花卉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在全球鲜花市场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截至2024...

    时间:03-21
  •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1至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6.2%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翼)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

    时间:03-21
  • 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可研报告过审

      中新网西宁3月21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1日从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全球在建及规划中装机规模最大、储能容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标杆工程——青海众控德令哈3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以下简称...

    时间:03-21
  • 住房+汽车消费大升级!专家解析政策红利

      日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本期节目聚焦“大宗消费如何更新升级?”  如何帮助消费者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先来关注...

    时间:03-21
  • 出海记丨“加强海外仓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发展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化市场。  人民日报海外网了解到,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的“境外支点”,承担着缩短物流时...

    时间:03-21
  • 天津海关升级“24条措施”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中新网天津3月21日电 (记者 王君妍)21日,天津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津关24条”出台以来的工作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天津海关对“津关24条”进行了优化升级,研究出台了“津关24条”2025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

    时间:03-21
  • 从“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助企业“跃迁”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题:从“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助企业“跃迁”  中新网记者 李姝徵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耐特)注册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