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

2025-04-02 09:47:39

来源:北京日报

  自测噪声大开发商却说合格 业主希望建隔音屏却无人认责

  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

  昌平区龙湖云璟小区的多位业主近日联系本报称,新房入住本是喜事,可搬进新家却天天睡不好觉。“买的是邻近地铁的新房,出行便利的同时难免有些噪声,可噪声不能超标啊。”业主反映,大家自测噪声超标,开发商却开出合格报告,双方互不认可。为化解双方争议,属地牵头聘请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室内室外噪声确实存在超标问题。于是,业主呼吁建隔音屏降噪,可该由谁来建设再次引发争议。

记者在居民家中测量地铁经过时开窗的室内噪声。

距小区较远的地铁高架桥没有安装隔音屏,距小区较近的也只安了半边。

  遭遇

  售房员称窗户隔音 入住却吵得睡不着

  “我知道房子离地铁近,多少会有些噪声,可没想到噪声这么大!”业主李先生说,小区2024年11月初建成交付,最近装修结束,终于搬进期待已久的新家,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只住了几个晚上,他就陷入焦虑。“白天每隔几分钟就过一趟地铁,高峰时段甚至每隔两分钟就发一次车,而且晚上地铁回库检修,噪声要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好不容易睡着了,早晨5点又被隆隆的噪声吵醒。”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只见龙湖云璟共5栋居民楼,位于朱辛庄地铁站附近、地铁昌平线拐弯的位置,其中4号、5号居民楼距离地铁线最近。居民楼与地铁线直线距离约130米,铁轨建在高架桥上,在居民家中可清晰看到地铁车辆往来。

  记者注意到,龙湖云璟旁边还有其他住宅,与地铁距离更近,为减少噪声影响,高架桥安装了全封闭式隔音屏。但高架桥延伸到龙湖云璟附近时出现分叉,一来一回两个方向的地铁分别在两条高架上行驶。这处分叉路段上,距小区较远的高架桥没有安装隔音屏,距小区较近的高架桥虽然安装了,但只安装了半边。车辆行驶过程中,较大噪声不断传来。

  业主张女士说,她是2021年购买的期房。当时实地考察,她了解到小区离地铁近,方便出行的同时,难免受到噪声影响,这一点她早有心理准备。“只要噪声达标就没问题。”张女士回忆,由于小区是“地铁房”,多数购房者都对噪声问题很关注,因此参观样板间的过程中,这也成了销售人员重点介绍的内容。“销售人员说窗户采用‘三层玻璃两层真空’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隔绝噪声,让我们不必担心。还在样板间里给大家做了实验,用音箱放音乐,开窗、关窗进行对比。关窗之后,音乐声确实小了很多。我就放下心来。”

  现场

  业主自测噪声与开发商相差甚远

  直到收房之后,张女士才发觉房间里噪声实在太大。“戴着耳机睡觉,早上5点多还是会被吵醒。”张女士说,噪声程度和当时销售人员的宣传相差甚远,一测果然超标了。

  在5号楼居民家中,记者现场进行了一组简易测试。白天开窗条件下,居民家噪声基本维持在55分贝左右,地铁通过时,数值立刻上升到65以上,高时达到69分贝。在关窗条件下,居民家噪声基本维持在35分贝左右,随着地铁驶近,数值上升到50分贝以上,高时达到58分贝。

  业主告诉记者,4号、5号楼均受到噪声影响,1号至3号楼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也有影响。

  李先生说,业主多次通过物业向开发商转达噪声问题,几经周折,才拿到一份开发商出具的噪声检测报告。其中显示,小区噪声为昼间41分贝至43分贝,夜间为30分贝至32分贝,在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的噪声限值内,因此噪声达标。

  这组数据令业主大吃一惊。“即便我们用的测量工具没那么专业,数据也不可能相差这么多。”业主发现,这份报告中,昼间噪声只测了1分钟,夜间噪声测了1小时,且并未写明具体时间。业主觉得纳闷:“是不是专门挑没地铁经过时测的?”

  为了验证噪声是否超标,业主自费聘请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交通噪声的等效声级为昼间最高57.1分贝,夜间最高52.2分贝。这比开发商声称的“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的噪声限值标准高出不少。“但开发商并不认可这份报告。”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份报告测的是开窗时的噪声,“开发商说在项目建设时已按相关标准安装了隔音窗,他们自己做的室内噪声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调查

  噪声是否超标该以哪个标准为准

  室内室外、开窗关窗,不同测量方式和标准让业主有些迷糊。记者查询到,目前我国主要有三项规范对住宅噪声标准进行了规定。

  《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室外环境噪声进行规范,划分了声环境功能区并分别规定了等效声级限制。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为2类,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则属于4a类,昼间不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这里的噪声限值为等效声值,也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通过一定计算方法得出的平均值,最大声值则不得高于该限值15分贝。《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开窗状态下,卧室噪声分为3个等级,1级应小于40分贝,2级应小于45分贝,3级应小于50分贝。《建筑环境通用规范》规定,关闭门窗的状态下,卧室的噪声限值为昼间40分贝,夜间30分贝。若住宅位于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则噪声限值可放宽5分贝。

  属地沙河镇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北京市昌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内容,龙湖云璟小区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

  综合以上信息,龙湖云璟的室外环境噪声标准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室内关窗时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噪声标准虽然梳理清楚了,可双方仍僵持不下。”李先生说:“我们只测了开窗时的室外噪声,开发商只给了关窗时的室内噪声,双方互不认可。昌平区住建委及属地都曾协调过,开发商说要再测一次,后来却杳无音信。”

  为打破僵局,提供双方都认可的数据,推动解决小区噪声问题,今年初,沙河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再次对小区的室内、室外噪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对室外噪声,小区5号楼昼间和夜间声环境噪声值分别为61分贝和55分贝,超过标准限值。对室内噪声,小区部分居民家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同样超过标准限值。

  争议

  谁建隔音屏 各方均不认责

  确定存在噪声超标后,业主质疑:小区是如何通过环评验收的?

  对此,开发商解释说,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所在地未处于环境敏感区,无需向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备案。“项目不在环评范围内,不需做环评。”

  记者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证实,一般来说,住宅项目只有处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或配套建设锅炉房等情况下,才需要进行环评。工作人员解释说,“环评的目的是评价新建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周边环境对新建项目的影响。地铁旁新建小区,并不需要做环评来判断小区对地铁的影响。”

  可业主王女士认为:“不需要做环评,并不代表噪声可以超标。如今室内室外噪声都超出了国家标准,大家希望能加装隔音屏根治问题。”

  据了解,几个月来,昌平区住建委和属地多次组织沟通会,协调开发商和地铁方相互配合。但就加装隔音屏问题,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开发商表示,虽然先有地铁后有房,开发商有义务采取降噪措施,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商已经对建筑本体进行了提升,安装符合标准的隔音窗,相关施工均满足规范。噪声超标是因为地铁本身的噪声,地铁方也应采取措施,除了加装隔音屏,还可以降速减震、更换设备、加强维护等,不应只由开发商承担责任。

  地铁方则表示,地铁维护均按相关标准执行,接到居民反馈后,地铁方对维护结果进行了核查,均符合相关标准。“钢轨碰撞,又在拐弯处,声音确实比直线段更大,这是无法避免的。即便降速、更换设备,对噪声的缓解也微乎其微。”昌平线2010年开通时,已按照环评标准采取相应措施,但当时小区位置还是一片空地,因此这一路段并未加装隔音屏。地铁在前小区在后,建设隔音屏应由开发商负主责,地铁方配合。此前也有过地铁旁新建项目需要降噪,由项目建设方出资,双方达成协议加装隔音屏的先例。

  业主很无奈:“双方各说各的理,但没人愿意牵头。”

  近日,开发商提出升级窗户的解决方案,免费对4号、5号楼窗户进行升级更换,更换后将再次进行噪声检测。1号至3号楼业主也可报名,10户以上即可启动检测,提升配置。

  对这一方案,业主仍存疑虑。“换窗效果仍是未知数,而且解决不了室外的超标噪声。”业主仍希望加装隔音屏,从源头缓解噪声。对该问题的解决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本报记者 鹿艺佳 文并摄

  • 相关阅读
  • 跑步进场?一季度A股新开户747万!增幅达31.75%

    本报记者 毛艺融4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披露,今年3月份A股新开户数据306.55万户,环比继续快速增长。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上交所官网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A股新开户数分别为157万...

    时间:04-02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主持第十六次中欧财金对话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4月2日消息,2025年3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与欧盟委员会经济与金融事务总司长沃威,金融稳定、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联盟副总司长施罗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共同主持第十六次中欧财金对...

    时间:04-02
  • 今晚,油价将上调!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约9元

    本报记者 杜雨萌止步“三连跌”。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4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

    时间:04-02
  • 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公布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1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20条措施,引导金融...

    时间:04-02
  • 去年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7310件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成收案量第一案由

    本报记者 吴晓璐4月2日,上海金融法院发布《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工作情况通报(2024年)》(下称“情况通报”)和2024年度上海金融法院十大典型案例。2024年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7310件,全年收案总标...

    时间:04-02
  • 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今天上午,中国贸促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筹备情况,目前,中国馆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

    时间:04-02
  • 4100+品牌、71国参展!这场国家级展会有这些看点→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省举行,这既是今年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也是我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消博会参展范围不断扩大,消费精品更加集聚,服...

    时间:04-02
  •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中新网4月2日电 国新办4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

    时间:04-02
  • 4月2日央行开展229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2025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299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图片来源:央行网站截图...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