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技范“菜篮子”托起百姓“金饭碗”

2025-04-16 08:41: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科技范“菜篮子”托起百姓“金饭碗”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隋 仪

春意渐浓,辽南大地万象新。4月8日,大连市瓦房店市的大连昕利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昕利农公司”)现代化育苗温室内绿意盎然。一批批承载着春收希望的种苗将被发往全国各地,工人们忙着为9万株黄瓜苗“梳妆整队”。

“这一批黄瓜苗是发往沈阳市的,还有一批辣椒苗准备发往营口市。今年是我们培育种苗的第11个年头,只有坚持科学、绿色培育,农户才能用上优质苗。”昕利农公司总经理王斌笑着说。

产业旺,乡村兴。近年来,瓦房店市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铺就了一条乡村致富路。值得一提的是,瓦房店市元台镇依托设施农业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形成了“从一粒种到一筐菜”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设施蔬菜产销旺

4月7日,走进元台镇利兴村的蔬菜大棚,满园春色扑面而来。黄瓜与西红柿垂挂在藤蔓间,长势喜人;白菜和有机花菜则扎根沃壤,展现勃勃生机。

利兴村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6摄氏度,无霜期165天到18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88小时,土壤养分充足、酸碱度适宜,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1985年,利兴村迈出了修建大棚的第一步。经过40年的发展,该村蔬菜大棚数量提升至900余个。

目前,利兴村种植3000多亩蔬菜,有17个蔬菜品种成功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是辽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科技日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2018年7月,利兴村拓展交流路径,与大连三寰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三寰集团以利兴村为核心功能区,在元台镇打造万亩蔬菜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模式,逐步形成了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个体农户自主选择蔬菜品种并进行种植,村委会及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生产、提供日常管理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公司和基地则负责生产标准制定、产品销售、品牌打造、新品种引进及市场订单分析与计划,农户可优先选择向出价高的采购方销售蔬菜。这一模式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

利兴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德江介绍:“利兴村蔬菜基地已建设成大连重要的‘菜篮子’保供基地,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产出。目前全村蔬菜种类达20余种,发展冷棚300多个,实现夏季保护地蔬菜生产。2024年,利兴村全年蔬菜产量接近2万吨,产值在7000万元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

蔬菜大棚不仅为利兴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带来了收入的提升,使村子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双丰收。目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全村参与大棚蔬菜生产的农民达1100多人,户数达83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2%。

智慧育苗科技强

10座标准化育苗温室鳞次栉比,黄瓜、番茄、辣椒等180余种蔬菜种苗在此孕育生机。育苗温室不仅为本地农户提供抗病性强、成活率高的优质种苗,还成为带动区域农业升级的“绿色引擎”……在昕利农公司的创新实践中,育苗这一蔬菜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充满科技范。

在公司的育苗温室内,育苗员正在嫁接黄瓜苗——摘掉黄瓜苗上多余的叶子后,再小心翼翼地将黄瓜嫩芽插入到南瓜砧木的切口中。嫁接后的苗木成活率将大大提高,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土壤,还能提高抗病性、增强免疫力。

种苗离不开精心呵护。公司以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高效的育苗系统。育苗温室内,湿度调控、滴灌、杀虫等环节都由专人负责。工作人员根据种苗状态精准调节灌溉次数和水量,适时启动水空调,调节温湿度,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18—28摄氏度,减少外界气候对种苗的影响;在培育种苗的草炭土中,加入蛭石和珍珠岩,使种苗更加茁壮;引入生物防治技术,使用粘虫板替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手段,为种苗提供绿色生长空间。

“随着消费者对新鲜、绿色蔬菜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正向绿色转型。我们不仅要对种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培育出更优秀的种苗。”谈起种苗培育,王斌介绍,为培育出优质种苗,昕利农公司建立品种示范基地,每年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搜寻新种子。在种苗选择上,公司严格按照市场需求,综合考量蔬菜产量、抗病性及大小、口感、颜色等因素。从发现一粒好种子到培育成优质种苗,再到进行田间推广试种,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公司年育苗量达2000万株左右,服务范围辐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贵州等地。

特色菌菇产业兴

在元台镇吴窑村的一个菌菇大棚内,记者掀开棚帘,一股菌香便扑面而来。一朵朵平菇在出菇口肆意绽放,拥有4年种植经验的刘大爷背着水箱,为菌棒喷水增湿。

过去,吴窑村有效劳动力不足、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集体经济空壳化情况严重、村民增收困难。2016年,45岁的郑云兄当选为吴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过四处考察调研,她因地制宜地提出以发展平菇及蔬菜种植项目为抓手,带动吴窑村脱贫摘帽的想法,确定了“党建+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瓦房店市圣和食用菌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发挥村“两委”带动作用,带动村民发展菌菇产业。2019年,吴窑村实现整体脱贫、整村摘帽。

目前,全村已建成食用菌冷棚24座,食用菌年产量达1800吨,年产值近2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生产专业村。

如今,吴窑村已注册“郑鲜菇”商标,从进料、拌料、发酵、灭菌、做菌棒、培育发菌到出蘑菇的全流程,进行产品追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在未来5年内,我们将发展蘑菇深加工产业,制作蘑菇酱、蘑菇饺子,打响菌菇产业招牌,为乡亲们开拓更广阔的增收空间。”说起规划,郑云兄满怀憧憬。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瓦房店市正以蔬菜产业为引擎,释放强村富民新动能,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让“菜篮子”托起更多百姓的“金饭碗”。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杨曦)“中央实施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一些政策措施加力增...

    时间:04-16
  • 开局良好!速览2025中国经济一季报五大亮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文编辑:杨曦...

    时间:04-16
  • 花粉爆发,“过敏星人”该如何自救?听听专家怎么说

    每年春季,当人们沉浸于春和景明之时,过敏人群却迎来“劫难”:喷嚏声此起彼伏、流水般的鼻涕、眼眶灼痒难耐等症状接踵而至,甚至会引发突发性哮喘。 是什么导致过敏患者如此煎熬?为何今年的过敏症状显得格外严重?过敏原一定...

    时间:04-16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五个突出特点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解读,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五个突出特点。 一是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

    时间:04-16
  • 促转型保安全 能源产业转型这样干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这曾是山东潍坊寿光市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遍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银光,成为清洁能源的“新绿洲”。 “华电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占地面积1.8万亩,总...

    时间:04-16
  • 国铁沈阳局将对多个高铁动车票价实施优化调整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沈阳局)获悉,自4月21日起,国铁沈阳局将对多个高铁动车票价实施优化调整。调整后,包括京沈、沈丹、沈大、长珲、长白等线路的部分区段总计120余个...

    时间:04-16
  • 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

    时间:04-16
  • “人工智能+消费”加速融入大众生活

    智能家居、滑雪模拟机、人形机器人……当这些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集中亮相,“人工智能+消费”领域的变革正以可视化、可触达的方式,快步走进大众生活。 第五届...

    时间:04-16
  • 2025消博会探“新”:科技消费“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海南,如何体验滑雪? “我从未滑过雪,以前看别人滑雪的视频就心痒痒。”在近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消费科技展区,来自海口实验小学的倪好和孙亦初体验了一把室内数字滑雪模拟机。 孙亦...

    时间:04-16
  • 趣敲门吧|大国重器盾构机肚子内部长啥样?

    4月9日,随着16米级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刀盘徐徐转动,标志着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开始掘进。那么在长江底下挖隧道,是一种什么体验?车速每分钟50毫米,它真的没有在摸鱼?《趣敲门吧》邀你和记者一起,到国产最大盾...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