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稳增长取向明晰

2025-07-31 09:10: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稳增长取向明晰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意味着在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的情况下,下半年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取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持续发力”表明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适时加力”则表明下半年视实际情况需要,宏观政策有可能在稳增长方向出台新的重大增量措施。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从财政角度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据财政部7月30日消息,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在《学习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出,财政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把握时机节奏,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推动政策和资金落快、落准、落稳,用政策效能对冲不利影响、赢得发展主动。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保持较大强度,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4月底已全部下达地方。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过90%,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为地方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必要财力支持。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推动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此次表述为“落实落细”,是为了强调前期已有政策的落实执行。

会议明确,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半年,我国将继续落实好此前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与使用、“两重”建设、“两新”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强政策的持续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其中,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工作重点将集中于政府债券的发行与使用上。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约27776亿元,与2024年同期(17749亿元)相比,增长约56.5%。其中,上半年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约21607亿元,较去年同期(14935亿元)增长44.7%。

明明认为,今年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超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发超6670亿元,发行进度达49%,较去年同期显著加快,也带动了宽口径基建投资同比高增,“后续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府债券的发行有望进一步加快。”

“预计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尤其是国债发行节奏将持续加快,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加快落地,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王运金说。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从货币政策来看,政策基调维持“适度宽松”。同时,会议明确,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5月7日央行已宣布扩容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两项新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已部署。因此,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下阶段将以落实用好现有工具为主。

明明也认为,会议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关注点可能更多在于对现有工具的使用。

展望下阶段,温彬预计,央行仍有可能实施降准降息,但考虑到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降息幅度可能有限,届时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或相继下调。同时,央行还将根据形势用好买断式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流动性投放工具,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此外,央行将继续关注企业非息成本,如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可能进一步扩大其试点范围,进而逐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在王运金看来,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调,加大调控强度,通过逆回购、MLF等总量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保持流动性充裕。必要时央行或再度降准、降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为政府债券的集中大规模发行以及信贷投放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养老与服务消费再贷款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更具针对性地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

    时间:07-31
  • 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

    时间:07-31
  • 沿着高速看新疆 | 老街“爆改“成“爆款” 居民家门口游客“爆单"

    “来来,到院里坐!” 当马车驶入这片蓝白相间的老城,69岁的库尔班江·马木提正站在自家院落门口,热情地为客人斟茶,介绍着民族乐器都塔尔。身后的葡萄架下的长桌上摆满了水果、馕和奶茶。 鸾铃阵阵、琴声悠扬,伊犁老城喀...

    时间:07-31
  • 上海任意门科技尹顺顺:AI时代的社交新物种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音频播放。 00:00:00 - 主持人介绍本期嘉宾和主题 00:01:25 - AI时代的社交畅想 00:05:24 - AI陪伴的不同产品路径 00:08:14 - “我的AI伴侣去世了” 00:12:41 - AI能...

    时间:07-31
  •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平稳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运行平稳,生产保持合理增长,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企业收入及利润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主要资源进口量较去年增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

    时间:07-31
  • 跑出成长“加速度” 知识产权“浙”样实践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区域发展能级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各地纷纷探索实践路径。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数字经济高地,浙江凭借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

    时间:07-31
  • 激发有效市场供给 业界推动悦己消费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夏晓伦)在北京国贸的一家健康生活馆内,00后消费者小张正用手机扫描一款口服美容产品的成分溯源码,屏幕上即时显示出相关检测报道。“以前选产品只看宣传,现在更相信这些实实在在的检测结果。”小...

    时间:07-31
  • 8组数据看物流运行降本增效见成效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文字:罗知之 设计:李悦佳(实习生)...

    时间:07-31
  • 数字技术焕活古城“生命”

    原标题:数字技术焕活古城“生命”一条近乎平直的河道从老城北面穿过,大地上房屋星罗棋布逐渐蔓延,田野间阡陌纵横交错愈发密集……近日,在南京大学“数智赋能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展示会上,当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副教授陈...

    时间:07-31
  • 智能监测系统为高铁“号脉”

    原标题:智能监测系统为高铁“号脉”坐上高铁穿梭于城市之间时,你乘坐的列车或许装载着印有“柏盛源”字样的“安全卫士”——高铁智能车载安全监测系统,这一体积近似微波炉的装置可以为车轮、厢体、轨道、轴箱等160多个...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