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城市更新 扩内需稳增长的又一支点

2025-07-31 09:09: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城市更新 扩内需稳增长的又一支点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这一表态,再次强调了政策层面对于城市更新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更新市场空间在持续扩容。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将突破8.6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迈入10万亿元级别,成为超级市场。

政策导向愈发清晰,市场潜力不断显现,城市更新正站上新的发展起点。然而,现实挑战也不可忽视,在长周期开发模式下,城市更新如何平衡经济账与民生账,构建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型?又需建立怎样的融资机制与之匹配?企业还需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实现资本闭环,推动项目顺利运转?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多个城市更新项目,试图通过多方调研与深入交流,寻找推动城市更新的最优解。

模式多元

在北京城中轴线西侧、距离天安门不远的宣南核心区,大吉巷街区已实现“新旧共生”,旧貌换新颜。

这片街区曾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百年前,这里是康有为寓所;中国第一本以“评论”命名的刊物《每周评论》在此诞生。市井烟火、士人风骨与梨园雅韵,在此交织共生,镌刻深厚文化印记。

然而,随着岁月变迁,众多历史建筑已年久失修,片区逐渐破败。2016年,聚焦历史文脉保护与公共空间复兴,北京中海大吉城市更新项目启动。

历时9年改造,2025年5月份,北京中海大吉巷正式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合院式街道生机勃勃。街区内,有人在古建筑里的老字号餐馆与网红咖啡馆小憩,有人带着孩子走进康有为故居,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维新历史。不远处,“大吉猫”等文创形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拍照打卡。“我们是老宣武居民,这次特地看看老街区的新模样。”一位居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后还会带朋友一起来逛逛。

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项目采取“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前提下,构建了大体量地下商业空间。自大吉巷面世以来,项目整体接待人次已突破500万,开业当天单日客流量更是超20万人,力争实现空间与收益的平衡。

“前期调研了很多地址,最终选定大吉巷作为入驻北京的首店,中意的是二环核心地段和开放式街区的格调。”一家餐饮品牌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开业以来,客流与营收都远超预期,6月份单月营业额已超过200万元。

在业内看来,大吉巷的经验折射出当下城市更新路径的多样化探索。聚焦文脉保护、产业焕新与生态修复等目标,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城市更新模式。

不仅仅是传承历史文化,产业激活类项目也是热点方向。例如,北京金隅智造工场由老旧建材基地转型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区,保留85%以上高承重产业空间,引入科技企业,有效提升了土地坪效与产出效率。

“不少核心城区仍存在大量低效工业区或商业区。通过更新盘活,不仅能优化空间结构,也有助于实现国资保值增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崔霁表示。

在生态修复类更新中,广州海珠湿地项目则探索出“生态+产业”结合路径:通过湿地修复、水质提升,生态岸线营造等措施手段强化生态功能。同时,围绕生态资源,布局湿地旅游、研学基地、文化创意、数字算法园等产业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协同发展。

仍存堵点

尽管各类城市更新实践正在铺开,现实中的堵点仍难忽视。记者在调研中获悉,产权复杂、协调难度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盈利路径模糊等多重难题,成为掣肘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因素。

“不少老城区地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用地属性混杂,产权确权难度大,项目启动前就面临高昂的协调与谈判成本。尤其是历史文化保护类更新项目,改造成本高、资金回收慢,盈利模式不清晰,限制了社会资本参与。”崔霁表示,审批流程冗长亦是城市更新痛点之一。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时,通常需要同时满足规划、国土、建设、文保、消防、环保等多类职能部门的审批要求,协调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由于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涉及大量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前期资金需求巨大,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在建设完成后,运营性城市更新项目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高昂的前期投入和不确定的盈利路径使得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城市更新的复杂性远高于过去单一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其本质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升级与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塑,其背后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相匹配的金融工具。

目前来看,财政支出在城市更新中的占比较大,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至关重要。

“过去的城市更新中财政投入占比达到60%至70%。但是,要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一直靠财政大幅度投入显然是很难持续的。下一步,城市更新需要利用市场机制,调动民间的资源,包括国有企业投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认为。

换言之,打通城市更新堵点,需要财政、金融等多方协同发力,建立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营的市场化机制。

如何破局

可见的积极进展是,城市更新机制正加快从“单一依赖财政”向“多元可持续”演进。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政策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之际,财政预算安排、金融工具创新、社会资本引导等组合拳也在加快落地。

财政政策层面,中央财政计划未来几年补助超200亿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将加大投入城市更新领域,各地正积极响应,如重庆渝中区已发行13个专项债包,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风貌保护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落地。

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资本退出机制正逐步构建。今年年初,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单以城市更新产业园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ITs、专项债等金融工具可通过差异化设计,实现更精准的匹配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此外,多地正积极探索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新机制。比如,北京劲松北社区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改造老旧小区,并获得社区配套设施的运营权,在不改变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共赢。

参与城市更新的房企也逐步意识到,开发理念需从传统开发逻辑向存量资产运营转变,这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秦虹表示:“我们面对的存量资产,就像是一台复杂的电脑,不仅需要更换硬件,更需要重新写代码、编程序、装系统,城市更新不能按照开发思维去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郭翔宇表示,城市更新对企业的核心要求,是从“开发商”向“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这一转型要求企业具备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从“快速复制”转为了“长期价值创造”。

“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拆旧建新’,关键在于实现城市风貌提升与功能升级的双重目标。”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不少项目停留在传统旧改思路上,虽然效率高、见效快,但对于服务功能的系统性优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可以预见,城市更新通过激活存量土地、推动产业升级,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支点,不仅能撬动数万亿元的增量市场,更将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愿各方合力而为,加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

    时间:07-31
  • 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

    时间:07-31
  • 沿着高速看新疆 | 老街“爆改“成“爆款” 居民家门口游客“爆单"

    “来来,到院里坐!” 当马车驶入这片蓝白相间的老城,69岁的库尔班江·马木提正站在自家院落门口,热情地为客人斟茶,介绍着民族乐器都塔尔。身后的葡萄架下的长桌上摆满了水果、馕和奶茶。 鸾铃阵阵、琴声悠扬,伊犁老城喀...

    时间:07-31
  • 上海任意门科技尹顺顺:AI时代的社交新物种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音频播放。 00:00:00 - 主持人介绍本期嘉宾和主题 00:01:25 - AI时代的社交畅想 00:05:24 - AI陪伴的不同产品路径 00:08:14 - “我的AI伴侣去世了” 00:12:41 - AI能...

    时间:07-31
  •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平稳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运行平稳,生产保持合理增长,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企业收入及利润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主要资源进口量较去年增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

    时间:07-31
  • 跑出成长“加速度” 知识产权“浙”样实践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区域发展能级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各地纷纷探索实践路径。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数字经济高地,浙江凭借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

    时间:07-31
  • 激发有效市场供给 业界推动悦己消费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夏晓伦)在北京国贸的一家健康生活馆内,00后消费者小张正用手机扫描一款口服美容产品的成分溯源码,屏幕上即时显示出相关检测报道。“以前选产品只看宣传,现在更相信这些实实在在的检测结果。”小...

    时间:07-31
  • 8组数据看物流运行降本增效见成效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文字:罗知之 设计:李悦佳(实习生)...

    时间:07-31
  • 数字技术焕活古城“生命”

    原标题:数字技术焕活古城“生命”一条近乎平直的河道从老城北面穿过,大地上房屋星罗棋布逐渐蔓延,田野间阡陌纵横交错愈发密集……近日,在南京大学“数智赋能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展示会上,当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副教授陈...

    时间:07-31
  • 智能监测系统为高铁“号脉”

    原标题:智能监测系统为高铁“号脉”坐上高铁穿梭于城市之间时,你乘坐的列车或许装载着印有“柏盛源”字样的“安全卫士”——高铁智能车载安全监测系统,这一体积近似微波炉的装置可以为车轮、厢体、轨道、轴箱等160多个...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