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昌平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以科学研发用途建起的楼房,被当做住宅出售。园区反对改变用途,开发商联系不上,购房者强行入住被阻止,最终在上周导致流血冲突。纠纷背后到底谁是谁非?这片楼房和购房者的未来如何?
春晖公司将科研楼变住宅楼
话要从2007年说起,北京春晖世纪置业有限公司在这一年向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公司提出入园并开发项目的申请。双方约定建设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针对留学人员的企业和项目提供平台。而在2008年,生命园公司发现,春晖公司开始发布广告,把这块地上建起的房子当做住宅,出售给普通购房者。生命园办公室主任王更生介绍。
王更生:春晖公司做了一个虚假宣传,它在卖房过程中有意误导了买房的人,告诉他们这个是可以住的,这个是可以做加层的。
时先生就是在这一年买下了这个“北清创意园”当中的一套房,5.5米的层高,可以隔成两层的LOFT结构,他说,当时对于买房者并没有特殊的条件限制。
记者:你们从春晖手里买这些房子的时候,没有什么条件?
时先生:没有
记者:对你们的职业,以及买来之后的用途,都没有要求?
时先生:没有
记者:实际上你买来住,他也会卖会给你?
时先生:应该是。
购房者:以研发用途立项作住宅出售项目已有先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按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但从立项到当做住宅销售,“北清创意园”的土地用途都是“研发”。购房者们看到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材料当中,也都这样注明。
时先生:我们都知道是研发楼,合同上签的也是研发楼,这大家都清清楚楚。
但购房者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资质,他们认为,以研发用途立项但作为住宅出售的项目,已经有先例。
记者:研发用途,土地使用年限50年,你们当时知情吗?
购房人娄先生:当然知情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周边这样的项目太多了。我们跟前的“上城”,那边海淀的“四代香山”这类的项目,同样的。
而生命园公司表示,他们曾经多次制止春晖公司把这个项目当做住宅出售,但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王更生:以各种方式一次次制止他,我们是本着相信开发商的态度,相信他能够改正,他也反复表示他会改正,没有这回事儿,或者有这回事儿一定改正,但他根本就置之不理,所以我们才不得不采取法律诉讼的手段。
购房者强行入住被阻止导致流血冲突
生命园公司起诉春晖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2010年6月15号做出的二审终审判决认为,春晖公司在项目用地开发建设当中,确实存在没有严格履行约定的行为,但是鉴于该案涉及众多第三人,也就是购房者的合法利益,且需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协调,法院不宜直接处理。并没有支持生命园公司“清退已销售房屋”的诉求。
除了起诉,生命园公司也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举报,2009年,“北清创意园”被要求停止办理竣工验收和入住手续。眼看就可以入住的房子被卡在最后的关头,购房者认为,自己很无辜。有购房者开始强行入住。遭到生命园公司的反对。
王更生:强行入住。这个房子没有具备合法的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入住本身是非法的。我们作为园区管理者,肯定要执行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最核心要求是,在他入住资格得到确认之前,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让他们住进来。所以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阻挡,最初采取的措施是劝阻,但是根本就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