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决定自6月起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工作。6月20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注销了361家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质,这些房地产企业将被清除出房地产开发市场。
终结市场混乱
强者恒强 弱者出局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注销了36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这些房地产企业将被清出房地产开发市场。其中,烂尾10年之久的三安大厦开发商——陕西三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名列其中,名单中显示陕西秦电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6月20日被陕西省住房建设厅予以注销。
据记者了解,前些年由于市场不规范,房地产开发准入门槛不高,且以协议方式获取土地的手续过于简单。因此造成一些开发商仅投入很少的资金就动工开发,当银行银根紧缩、后续贷款不能跟进时便陷入绝境,无法继续施工;亦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涉及经济纠纷或案件处于诉讼阶段,法院对部分财产实行保全等,形成烂尾楼的原因多种多样。
为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会同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对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清理。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经研究,对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36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予以注销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其中贰级资质2家,三级资质65家、四级资质133家,暂定资质161家。
记者从361家被注销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名单中发现,半数以上是2、3、4级资质。这个特点反应了政府层面的净化力度和决心,借调控东风对行业多年来的混乱跟风环境进行肃清。其次也真实的反应了当前市场开发水平的真实现状,再次大量劣质企业的淘汰从一定程度上肃清了行业的格局和竞争环境,优质成长型小企业和规模品牌型大企业有了专业化、全国化、细分化发展的公平环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这361家房企的注销,西安的房地产进入了实质性的洗牌阶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鱼吃小鱼,强者胜出,弱者出局的事情将成为常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在政府行政作为、行业自然淘汰、消费市场认同等多方面作用下,投机性、劣质性公司会逐步的被淘汰。
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除秦电房地产外,陕地电力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是陕地电的另一房地产业务主要平台。至2011年底,该公司总负债高达13.398亿元,而其资产总值仅为6.656亿元。
品牌房企
终将成为市场主角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多项政策调控的市场环境下,楼市暴利色彩正在逐渐褪色,朝着它原本该有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受到抑制,市场受到冻结和分流,销售遇冷,库存上升;另一方面是融资成本、拿地成本等提高,房企资金压力巨大,现金为王渐成共识。
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日趋常态化的今天,有一些企业固步自封,终将被市场淘汰,也有不少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让品牌历久弥新。
采访中记者发现,西安目前较为活跃的企业多为大品牌企业,诸如恒 大地产、万科、万达、经发、高科、高新、天地源、陆港、大明宫实业、利君等在其所在区域均进行了卓越的开发,为区域奉献了高品质的人居代表作。
记者了解到,恒 大在陕西的开发建设已经从布局西安向三线城市扩张,目前以占领了汉中、杨凌等潜力区域;绿地也很早就布局革命圣地延安、经发在稳步推进经开区项目的同时,也前瞻性地向大明宫区域、西咸新区进发。可以预见随着这些知名地产品牌的进入,在为区域楼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必将奉献人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