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0万元为朱先生带来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但问题也出现了。一家参与联保的企业拿到贷款后并未用于公司的发展,而是去进行炒房,随着房地产价格暴跌,这家企业资不抵债,最终倒闭,还欠银行几千万元没有还清。银行于是向担保人朱先生提出偿还,并进入了诉讼程序。
“做实体的企业被房地产拖垮的事情在温州很多,遇到房地产调控,房子卖不掉,企业就完了。”
温州方兴担保公司董事长方培林告诉记者,温州的很多豪宅都是那些企业家买的。温州民间金融人士章方苗认为,如果这些企业拿到融资后,专注于做实体,而不是炒房,中小企业也不会倒闭的那么多那么快。
落寞的炒房团
方培林告诉记者,温州炒房团应该是全军覆没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更为直率:“有人说温州炒房团现在去上海炒房去了,这些都是房地产商炒作,没有这些事情了。现在不少人都想把房子处理掉,回到实体行业。”
一位温州在上海炒房的人士在卖房时,主动降价100万元,以寻求快速出手。
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原来身边好几个人都把企业卖掉,带着钱去上海做地产基金。现在一批一批的那些人回温州来募资,给自己在外地的房产进行补血,现在整天看到这些大城市在喊涨价,为什么温州人都被套住了?总有一个说谎的。”
当地另外一个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他的一个朋友在北上广等多个城市买了127套房子,很多都被套住,现在这个朋友已经不知踪迹。
购买127套房子的这个人炒房的模式是先在一个地方买一套房子,然后用这套房子作抵押,去买第二套房子,以此类推,127套房子就是这样买来的,这也是不少温州炒房团的操作模式。当其中一个地方的房价下跌,就会波及整体。
“这也是这个人‘跑路’的原因。据我所知,还有人因此而跳楼。”该知情人士说。
在北上广,温州炒房团已经看不到太大动静。有一部分温州炒房的人开始转向了三四线城市。
安徽淮南一处商业地产项目吸引了不少温州投资者的目光,该地产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将于今年国庆节开业,目前温州市区的投资者买了300多套,温州市下面的永嘉县的投资者买了70多套,购买的价格在每平方米1万元到3万元之间。
“温州人对市场的灵敏度很高,对政策的关注度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总能找到商机,而会被房地产套牢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