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此条文,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工程在半坡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就必须报请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才能进行。然而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尴尬”在于,陕西省公布的半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其文字表述仅为“北至堡子村,南至半坡村”,并没有更为详细的数字说明。这也就让周边的地产项目在报批时钻了空子,甚至都没有征求博物馆的意见。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尴尬”
西安市政府网站相关资料显示,半坡国际广场项目,在2009年8月通过概念规划设计,规划位于西安东大门——堡子村商圈,包括半坡博物馆在内,总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被称为西安东部新城的标志性工程,是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六个重点片区之一。
与半坡遗址一墙之隔的半坡国际广场,2009年由灞桥区委、区政府、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共同组织,来自西安市规划委员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规划局等单位的13位知名专家参加评审,通过概念规划设计,而文化遗址应有的身份和价值是否受到影响或破坏,被这些专家的“法眼”疏忽或过滤掉了。
面对古都市民与外地游客的诚恳追问,这些紧邻半坡遗址博物馆的30层高楼该不该建呢?这是不是一个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尴尬”?这个高规格规划的综合开发项目,能否如预期带来半坡的提档升级?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马耀峰分析:在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中,有很多保护意识不足的例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样有很多考虑整体环境风貌的规划,成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西安作为一座世界知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城市规划必须体现的特色和根本的生命力所在。马教授认为,只有不过度强调经济效益,以“五位一体”的意识进行科学布局,在完整、有效、科学保护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水平、更好的形式实现文物保护、生态建设、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等协调发展,积极释放的就是正能量。
今年3月,西安市纺织新区管委会宣布,西安将打造半坡遗址公园,依托4A级景区半坡博物馆,结合纺织城艺术区,扩大公园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北至半坡国际广场,总占地约430亩,建成集教育、文物保护、旅游休闲、市民健身、散步休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绿地公园,这才是没有争议的城市之星、市民之福。(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