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匡山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万喜回应说,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房屋有裂缝的人家找,不裂的人家也找,只要村民报名,我们都登记了,所以向上申报的户数比较多。但最后要根据鉴定结果来补偿,鉴定之前,受损户名单不便公示。
然而,村民并不认可这个回应。“之前村西头的修路补偿款发放得就很乱,有些人没有损失,但因为和领导关系好,也领到了补偿款。”在工地蹲守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不仅受损户名单不公示,村委会与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也没有公示。政府到底补偿了多少钱?这笔钱现在何处?为何迟迟不发放给受损户?房屋受损情况没有进行评估鉴定,政府补偿的依据是什么?这笔补偿款到底涉及多少家庭,每个家庭应该分得多少钱?各户受损情况不同,应该如何制定补偿标准?
没有人回答受损户提出的这些问题。
鉴于村委会在此事中的表现,他们不再信任村委会。他们请求上级政府抛开匡山村委会,直接和受损村民谈判签协议。
村民在相关材料中写道:受损房屋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这不是集体资产,所以和村委会没有关系。匡山村委会不真心为我们百姓办事,我们不相信这样的村委会。
村民要求有关部门对房屋受损情况进行鉴定,“鉴定损失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起初,匡山村委会答应替受损户垫付鉴定费用,但后来不了了之,至今也没有鉴定。
王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18日上午刚刚与鉴定机构签了协议,马上就要展开鉴定工作了。
然而,村民已经不再信任村委会请来的鉴定机构,“之前也有人过来鉴定,但他们就是随便看看,走个过场,‘村两委’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村两委丧失信任,致使问题复杂化
事实上,匡山村村民对“村两委”的不信任由来已久。
匡山村位于济南城区西北角,是一个拥有5000多名村民的大村。近年来,借助紧挨城区的优势,匡山村目前已发展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涉及房地产开发、汽车销售、钢材营销、酒店服务等多种行业。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匡山村集体资产达16亿元。
在管理上,匡山村实行村企合一的体制。匡山村现任党委书记王万喜兼任村委会主任,同时兼任匡山产业集团董事长。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自2004年当选匡山村委会主任以来,王万喜一直主导着匡山村的发展,并当选为济南市人大代表。随着权力的巩固与扩大,他在匡山村也引起了颇多的非议。
非议主要集中在村集体经济事务方面。多位村民称,自2006年以来,因为涉及小清河、快速公交路、西外环路等工程占地,匡山村累计获取上述工程征地补偿款7800多万元。但时至今日,村民没有分得任何征地补偿款,怨声四起。
面对村民的非议,王万喜以及匡山村两委通过《匡山简报》回应称,我村将政府涉村征地补偿款用于企业发展,从长远上解决村民就业需求。
对于这种回答,很多村民不以为然,“这么笼统的回答,能有啥说服力?再说,这么大笔款项的支出,没有经过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哪能说花就花了?”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第7款规定,征地补偿款的使用和分配方案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记者调查了解到,匡山村已有超过半数的选民联名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但这种联名要求没有得到回应。
4月18日,王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7800多万元补偿款的具体使用,之所以没有按照规范召开村民大会,是因为匡山村人口众多,组织会议难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