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敢槐坡有村民1000多人。目前,这里因遭受重金属污染,不但土质受到破坏,田里的收成锐减,不少人常年在外务工不愿回家。
在敢槐坡一刘姓村民的田里,土壤呈现不正常的黑棕色。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多年前的无序开矿,使水源受到污染,矿渣中的重金属被雨水带到农田里,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记者6月24日在现场看到,地里基本没有农作物。“50年前,村里还是粮食高产地,尤其是玉米产量要比邻村高很多。现在,已经无法种植水稻等水田农作物,就连玉米都很难有好的收成。”一位村民说。
2001年6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环江河上游的3家选矿企业的尾矿库溃坝。洪水退后尾矿及废矿渣沉积于被淹没的两岸耕地上,造成洛阳镇、大安乡、思恩镇9000多亩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福龙村村民陆未晚说,洪水过后,庄稼出现大面积死亡,当时村民们并未在意,直到第二年才发现,地里无论种什么都长不出来。县里接到群众反映的情况后,组织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抽取土壤样品送自治区有关部门检验,结果显示农田土壤酸度过大,铅、锌、硫、砷等元素含量超标,认定是因上一年洪水淹没农田受到污染所致。
土地污染让村民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陆未晚指着一块田说,以前这里是水田,现在没法种水稻了,只能种桑树养蚕。他说,污染事件发生后,政府组织群众开展土地修复工作,采取撒生石灰的办法,改善土地板结问题,“即便现在能长出庄稼,大家也不敢种粮食,担心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