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有了国土部这样一个表态,很多人觉得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不会出现地王了,但是坦率的说,我不是马后炮,就是在这个表态之前,我已经认为接下来不会有地王,就是地王大戏今年已经落幕。为什么?因为第四季度是个政策敏感期,为什么前面会拼命地推地王,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个政策可能出现之前赶紧要把该卖的地卖掉,该挣的钱给它挣了;第二已经完成销售额了,这个销售额不光是开发商完成了,主要的是地方政府今年也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我给说个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北京到9月25日的时候,同比已经增幅达到了百分之二百多,然后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增幅一共是285%,广州和深圳同比增幅多少?400%,最近出了调控政策的南京,今年即使接下来一块地都不用拍,收入也基本上快翻番了,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它的目的不是推地,而是这个地带来的收入,只要这个够了就行了。比如说,即便是现在各个地方还没完成任务,但是国土部如果强令要求我们不出现地王的话,那太简单了,北京就六环以外了,上海就郊区了,这些绝对不可能诞生地王,所以出不出地王完全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上,它想出就出。
马光远:要改变大家对房价预期首先要告诉大家土地并不稀缺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说土地供应情况比较正常,该出地王就出地王,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地方的效应被放大,因为现在对地王本身怎么样来炒作,怎么样来利用地王来强化大家的预期,已经得心应手。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大玩家,这个游戏的所有环节,把握的力度都是非常好的。比如说,真的要让大家改变预期,那首先要改变一个什么观念?就是土地并不稀缺。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出地王?为什么地价不断的攀升呢?是因为有一个预期,就是地越来越少,比如说你一方面控制地王,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四环以内再也不批新的地了,这样不出地王,我觉得很难想象。一方面下面是熊熊大火,另一方面又让上面的水不到达到100度。
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土地制度不改变,比如说就是国有土地只能入市,集体土地不可以,再比如说我们现在供应的土地结构,就是以工业用地为主,那么住宅占很小的一部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认为有空间,也就是说,国土资源部仍然是大有可为,可为在什么地方?比如我们这三四年里面一直在谈一个数字,就是开发商究竟屯了多少地,就是屯的没有开发的地本身,那么造成了这种存量的浪费有多少,即使就是两年不要供应土地,我们把存量地然后进行开发的话,也足够开发商开发好几年。
张鸿:对连续几年供地不达标的城市国土部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1到8月份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价格高了,然后地方政府又愿意推,因为它要落袋为安,尽量赶早不赶晚。北京去年是600多亿,今年到现在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快一倍了。上海今年比北京还猛,土地出让金已经1500亿了,所以它们会有非常强烈的一个愿望,就是提前落袋为安,开发商当然也是愿意这个时候赶紧拿到地。所以它会造成我们觉得土地比较紧张的感觉,然后开发商也觉得,如果我不拿的话,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就全年来讲,全年有个计划,连续三年全国的计划没有达标,就是供地。我们不关心供地卖了多少钱,我关心的是这个面粉是不是全都到市场上来了,连续三年全国的住宅用地没有达标,上海是连续四年,广州和深圳是连续五年。所以国土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连续这么多年都没有达标的这些城市,我们一直说对它们要专项督办什么的,但是没有。所以接下来,如果原来你没有专项的,你没有让这些面粉流通到市场上,你也无所谓,那接下来你还会无所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