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六味地黄丸重金属超标?

六味地黄丸重金属超标

2012-11-20 17:25:35

  当前,包括中国香港、东南亚国家、日本在内,对于中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采用的是食品标准

  药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聚焦的重点,而这次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不幸“中招”。日前,网友在微博爆料,有研究称六味地黄丸重金属积聚,称“国内部分产地的六味地黄丸中,存在铅、镉和铜元素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人体服用后可能产生健康风险”。

  “中成药重金属是否超标,是按照国家药典标准和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相关标准来衡量的,任何非官方检测机构的研究都不具备权威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张晓乐昨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市公司或受影响

  据了解,此次六味地黄丸“重金属超标”事件发酵的源头是,广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迟玉广等人于2011年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食品科技》杂志上发表过研究报告《六味地黄丸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价》,以5个不同产地的六味地黄丸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检测对象,结果显示,5个产地的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含量只有广东未超标,其他均存在少量超标。昨日,《国际金融报》多次拨打迟玉广的手机,但其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不过,昨日,据相关媒体透露,上述报告本身在六味地黄丸的服用量数据上出现了错误,报告原文中的“每丸重1.5克”其实应该是“8丸共重1.5克”,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现代食品科技》杂志会在下期进行相关更正公告”。

  事实上,今年3月和10月,香港卫生署两次查出内地产中成药重金属超标,有媒体统计,近三年来,中国香港共发生15宗中成药重金属超标事件。相关专家介绍,由于重金属元素不能被生物降解,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其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中药品作为寻常百姓治疗和保健的常用药材,安全性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经粗略统计,当前,全国A股上市公司中生产六味地黄丸的知名企业有8家,其中佛慈制药、九芝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占主营收入比重较高。对于此次被曝出药品存在安全风险,昨日,佛慈制药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公司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必须经过国家药监局的严格检测,铅含量也在检测范围内,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不可能出现问题。”

  环境污染或致超标

  昨日下午,《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上海浦东新区乳山路上的养和堂连锁店,药房里仍摆放着两三家企业生产的六味地黄丸,该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能卖出去好几盒六味地黄丸,从来没人问过重金属超标的事,“要是真超标,国家药监局早就下达通知不让卖了,药品关乎生命健康,马虎不得”。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对媒体表示:“中药中重金属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药物本身含有重金属,例如朱砂和雄黄;另一个来源是可能与中药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如土壤、大气、水、化肥、农药的施用,以及工业‘三废’对中药材的直接污染或间接污染。”钱忠直透露,除此之外,中药材在采集、运输、加工成饮片以及制剂过程中的污染也是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途径。“对于本身含有重金属的中药,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上或许已经有了合适的结论,撇除这一因素暂且不论,环境污染的因素应该是重中之重,土壤、水质、空气的污染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对于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中药材被污染的概率也不会很低。”

  记者了解到,当前,包括中国香港、东南亚国家、日本在内,对于中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采用的是食品标准。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并不承认中药是药,中药是以食品、保健品等名义出口的,所以欧美国家采用的是食品标准对中药来进行检测和规范。而在中国,中药重金属限量采用的是药品标准。区别在于,药品并不像食品一样大量地、经常地食用,是在短期内在医生的指导下限量服用。有医药专家表示,中药上附着的重金属在煎煮的过程中,会发生沉淀,也会通过络合、耦合等反应从药物中析出。所以,在中国,药品重金属的含量不能简单地用食品的标准来代替,只能是参考。

  • 相关阅读
  • 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 全球艾滋病感染率大降

      在12月1日世界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号在日内瓦发布了《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采取空前力度的应对行动已产生了积极效果,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新的艾滋病毒...

    时间:11-21
  • 西北首例显微取精手术成功进行 绝育男有望当爸

      20多岁的张明(化名)结婚3年多了,因患有“无精症”一直无法生育。昨天,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为他进行了西北首例显微取精手术。医生说,取精成功后,张明应该能圆“父亲梦”。  昨日(11月2...

    时间:11-21
  • 不管暖宝宝能否烫熟生鸡蛋孕妇糖尿病患者都别用

      进入采暖季,暖宝宝、热水袋也成为不少人的“最爱”,尤其是号称“一贴就热,温度还能够持续10-12个小时”的“暖宝宝贴”,格外“受宠”。不过,近日网曝“暖宝宝...

    时间:11-21
  • 冬季办公楼空调温度不能超过20℃

      最近,人们非常关注供暖的话题,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家能非常暖和,但是,您知道吗?冬季公共建筑内空调有“限温令”,不能超过20℃,否则不利于节能减排将要被罚款。昨天(11月15日),省市两级冬季供热...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