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40%至50%,“高热、无汗是热射病的典型症状,因此一旦出现高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昨天,记者从沪上多家医院了解到,连续多日高温以来,中暑病人比往年增加。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童建菁感觉中暑病人在增加:装空调的工人坚持上班,一下子昏倒;年轻白领出门办事,从空调房出门后又在大太阳下行走,一下子感觉呼吸不畅,头晕;平日体质就较差的上班族连续高温日后身体条件更差,上下班途中突然大汗淋漓虚脱站不住……对于这些相对较轻的中暑病人,医生会给予物理降温,再补点盐水,很快就能缓解。
记者还从市医疗急救中心获悉,近日“120”救护车接救的病人中,有汗出不来、胸闷、头晕、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皮肤灼热等中暑症状者较以往有所增多,这也与本市今夏连日高温密切相关。
医生提醒,对于重症中暑者,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洗全身,并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同时将中暑者快速送往医院。
7月初一轮看病高峰后,多家医院这几天掀起了第二轮看病高峰,连日高温引起了各种重症病。除了中暑病人以外,脑膜炎、脑梗、心梗的重症病人也在大幅增加。陈怡透露,高温天血液粘稠度高,糖尿病、高血压容易出现并发症,慢性病病人特别要当心。
办公室一族最好喝茶水热水比冰水更解暑
晨报记者陈里予综合都市快报报道
连续高温日,如何防中暑?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补水,懂得如何补水很重要。
●少喝含糖饮料多喝盐汽水
很多人夏天爱喝含糖饮料,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酷暑日,汗液里大量流失的是钠离子,因此补含盐的汽水最好。当然,午餐晚餐多喝些汤也能防止脱水。外出时着装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同时,不妨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此外,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市民别忘了把麝香保心丸等“救急”药品备在身边。
●坐办公室不要喝运动饮料
对于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出汗很少的人来说,医生的喝水建议是,随意喝点茶水或白开水就可以了。茶水富含钾,还有少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夏季补水效果优于白开水。
“一天到晚坐着不动,多喝茶水或白开水,可以增加上厕所的频率,活动活动身体。夏天也是尿路结石的高峰,主要是喝水太少。茶水有利尿作用,可以防止尿路结石。运动饮料就不要在办公室里喝了,喝了上厕所频率更少。 ”专家提醒。
●夏天喝热水比喝冰水更解热
夏天许多人喝冰水解热,专家提醒,要想解热,热水比冰水更快。
有一个很经典的实验——高温或运动出汗后,先测一次体温,然后三个人分别喝下热水、温水、冰水,5分钟后再测体温,结果三个人体表温度的降温幅度由大到小为:喝热水>喝冰水>喝温水。
同样道理,夏天用热水洗澡,比用凉水洗澡更降体温。
●孩子运动出汗喝点糖盐水
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微博上提到中暑病人喝水建议:“夏季天气炎热,遇到孩子剧烈活动后大汗,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不应是白水,应是糖盐水。剧烈活动出汗时,水分和电解质一并丢失,并消耗许多能量,仅补水不能完全补充。补充糖盐水到自然排尿,而且尿色到无色,改用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