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发现,中专学历、护士出身的张淑侠经常接生,还学会了剖腹产。
袁丽介绍,约1996年底,张淑侠被调到妇幼保健院,并得到路院长重用。后来,她成为产科主任。
在推行新农合政策之前,各医院搞创收,竞争激烈,甚至有医院打出“全民招病人”口号。
在妇幼保健院,产科作为龙头部门,是医院创收的主要途径。
妇幼保健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领导称,张淑侠为医院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专业技术也过硬,后来在评选副主任医师时,因张是中专文凭,还专门向卫生部门打了特批报告。
在很多同事眼中,能成为副主任医师,本来就说明是技术权威,中专学历的张淑侠能成为副主任医师,说明她更不简单。
这名领导介绍,许多年轻医生甚至崇拜张淑侠,认为是“医院技术最好的大夫。”
也有一些老医生称,张淑侠其实技术没那么好,只是比较大胆,一些手术上敢冒险,也发生过多次医疗事故。对于这些内容,妇幼保健院负责人未接受采访。
曾在妇幼保健院工作过的医生杨芳(化名)称,张淑侠医疗事故率高,但医院考虑她是骨干,并没处罚她,“这相反保护了她。”
张淑侠2009年时被撤去产科主任职务。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原副院长党庚民介绍,当时医院联系她救治一名大出血产妇,张称不在县城。医院说派车接,结果她关了手机,“第二天医院把她撤职了”。
到2010年,保健院要创建省级二甲医院,需要一定数量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名额。张淑侠被任命为产科副主任。
外科大夫高文平2009年出任产科主任。高文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主要管行政,“业务上的一切活动,到她那就到头了,她的指示是最高指示。”
【产房“规矩”】
助产士奉命改记录
“她是主任,我们的最高领导,她做啥我们也不能干预。”助产士司欣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介绍,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有三个等级,一线医生主管病人的一般治疗,服从二线医生指导;二线医生制订具体治疗方案;三线医生是专家,例如张淑侠。
7月15日,薛镇村村民董珊珊住院时,一线主管大夫张爱丽,二线大夫是董巧丽。
董珊珊是张淑侠的熟人。她的公公来天祥,是张淑侠小学同学。
按值班安排,三名助产士司欣、张玲和王星星,负责董珊珊的分娩。当晚张淑侠到来,并让打催产素。司欣后来对媒体称,她感觉“程序有问题”,但也没提出意见。
当晚张淑侠不断向家属报告“不好的消息”。分娩后,她称孩子尿道畸形,又称孩子奄奄一息。家属乱了方寸,同意交给张“处理”。
警方后来的调查显示,当晚这个男孩便被张以2.16万元交给山西人潘某。张与潘相识于2006年。潘曾因贩卖婴儿被判刑5年。
董珊珊产后次日早上,张淑侠让助产士张玲修改分娩记录。张玲称自己在忙。她后来对媒体称,当时疑惑“接生时并没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她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