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其他重症患儿住院期间,身边通常都有至少一个家属负责留在医院贴身照顾,小乐瑶瘦小寂寞的身影在病房里格外显眼。原来,这个10岁大的小姑娘是清远人,由于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在广州珠江医院接受治疗。她只有在晚上和早晨才能见到妈妈,因为妈妈为了生计不得不在白天打散工。见到社工服务项目组在医院开展个案服务,乐瑶观察了许久。瘦小的她戴着口罩,小心翼翼地问社工姐姐:“可以帮帮我吗?”
每天一大早,乐瑶妈妈谢桂梅就去医院附近租用的厨房,煮好女儿一天的伙食,接着赶去上班。小姑娘自己吃饭、定时吃药;吊着点滴上厕所不方便就请阿姨帮忙;一个人承受腰穿的痛苦,不疼了就自己抹干眼泪,继续和病区里的小伙伴玩耍。与她同病房的孩子是社工服务项目组的帮扶对象。社工每次到医院探访,乐瑶会主动和社工聊天,希望有人陪她玩一会儿。
谢桂梅得知女儿主动向社工求助后,内疚又无奈。他们是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石胫乡何屋村人,一家四口靠乐瑶爸爸邓龙在超市当售货员的收入维持生活。2013年8月初,乐瑶经常觉得关节、肩膀痛,于是到当地医院治疗,治疗四个月花光全家所有积蓄2万元。同年12月,她在珠江医院被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由于经济压力,原本一直当家庭主妇照顾两个孩子的谢桂梅只能无奈放弃陪伴女儿。“每天早出晚归,总想着赶快下班回来陪她。”谢桂梅说,一想到这么点大的孩子独自一人留在病房,她心酸得想哭。谢桂梅说,如今乐瑶已完成两个疗程的化疗,后续治疗费用至少还需20万元。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拼命地工作,收入也只够生活,治疗费用一直靠亲戚帮忙。谢桂梅明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但她说只要她能工作,只要还有人愿意帮忙,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坚持到乐瑶完成治疗。(记者张丹羊 实习生夏茂强 通讯员梁子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