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地铁禁食”立法应平衡各方权益

“地铁禁食”立法应平衡各方权益

2014-05-23 08:22:00

来源:新京报

    从部分国外城市的地铁禁食立法经验看,好的立法标准在于,无论哪方胜出,权利受损的另一方的合法权利都会得到适度考量和有效补偿。

    日前,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的第一轮审议中,提请稿中被删除的“地铁禁食”条款被建议重新加入。此前,北京市法制办就《条例》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时,由于该条款引发众多争议,曾将其删除,拟作为倡导性规则写入乘车手册。作为市人大的立法建议,该条款还要经过两轮审议以及可能召开的听证会,才能最终决定是否入法。

    立法进程耗时多多、一波三折,但很明显,立法者正在走向慎重和节制,立法程序也正在走向民主和透明。在公民参与立法的语境之下,原本管理者与消费者间的权力与权利之争,变成民众“饮食需求”与“禁食诉求”的权利之争,博弈主体的嬗变,也体现出角色的归位。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种进步。

    “地铁禁食”是世界性难题

    应看到,在早餐晚餐时间与潮汐交通叠合的情况下,拥有“饮食权”,意味着终日奔波的上班族可以“边走边吃”。但对“禁食族”而言,遍布车厢的“五谷杂陈”的味道及随处可见的垃圾,无疑是种折磨。如果地铁“禁食”,更清洁的环境或能顺应“禁食族”们的诉求,但这对那些每天奔波于车途的人们来说,或许是连吃饭间歇都被抹杀。这也是“地铁禁食”成为世界性难题的重要原因。

    针对地铁饮食,不少国外城市做法也各异。在美国华盛顿市就有着非常严格的禁食令,地铁管理规定中明确禁止吃喝,违者或遭到地铁警方的口头警告、驱离、罚款,甚至拘留、逮捕等;在美国佛州杰克森威尔市,地铁禁食令稍微人性化些,一些乘客的进食被允许,但饮料要使用符合地铁方规定的容器盛装,保证无遗洒。在巴黎,地铁上贴着抨击啃汉堡、乱丢食物等不文明行为的平面广告,不在地铁上吃东西已成“不成文法律”。当然,也有些城市对地铁饮食采取较开放态度。

    “地铁禁食”立法考验权益平衡术

    无论禁食与否,抑或是有无立法禁食,在这议题上,尽量平衡各方权益成了价值共识。

    拿地铁禁食立法而言,好的立法标准在于,无论哪方胜出,权利受损的另一方的合法权利都会得到适度考量和有效补偿。就像在很多公共博物馆,游客参观区都会有“禁止饮食”的标志。在此处饮食,会被很多双眼睛“关注”,也可能遭受严厉的惩罚。但这类公共场所也往往会专设免费游客用餐区,桌椅、纸巾等物一应俱全。

    有效补偿的直接责任,不应来自于“禁食族”群体,而应来自于管理方。最可怕的立法结果是,法律规则或行政命令成为管理者规避责任、逃避应尽义务的工具,让别人讲文明,让自己享特权,以效率之名垄断“执行力”。若不能避免这点,即便立了法,恐怕也很难执行。

    在常常空间局促、人潮如涌的北京地铁站,专设乘客用餐区的执行难度和实际效用可以想象。比起华盛顿等城市,它的管理难度也更大。若要靠执法力量维护地铁饮食或禁食的秩序,恐怕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时间投入。基于此,在地铁饮食的应对上,显然也更要“因时、因地制宜”,在文明行为涵养和惩罚违规的尺度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北京,“地铁禁食”其实也是大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中的一环。在“地铁禁食”议题中,除了立法者、管理方和个体所应独自承担的责任之外,社会资本潜能的开发和累积,才是促进大交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长远之道。社会资本的积累,不仅要凭借严厉的惩罚措施,还要基于规则的合理性、道德的约束力、高度的认同感及公民间的理解和信任。

    小小的“禁食令”不能成为立法的终点。否则,解决办法只能朝令夕改,成为新问题的催化剂。

  • 相关阅读
  • 支持地铁“禁食”呼声高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市政府提交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昨天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向市人大常委会说明草案时也明确表示,希望通过立法落实“人物同检”措施手段。...

    时间:05-23
  • 北京市人大调研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石景山区调研本市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中关村石景山园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市食品安全检测的最强技术力量。...

    时间:05-23
  • 患耳聋耳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去年,市一医院耳鼻喉科共收治500名突发性耳聋病人,一半左右是中青年人。...

    时间:05-23
  • 健康的人更爱吃膳食补充剂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副主任,康宝莱营养学院及营养咨询委员会成员苏珊·鲍尔曼博士认为,经常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往往拥有更加健康的生...

    时间:05-23
  • 老人长期“宅”小心帕金森

    据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田有勇介绍,抑郁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的任何阶段,但高峰之一就是在疾病初期,抓住这个早期信号对于帕金森的防治非常重要。...

    时间:05-23
  • 女孩初潮前长得快 留意脊柱是否侧弯

    ●长高速度特别快且苗条修长的女孩至少每隔一个月检测一次脊柱 王楚怀分析,青少年脊柱侧弯绝大部分是继发性的,而继发性的脊柱侧弯,有些是因为继发性的疾病,比如神经科急性疾病,还有外伤也可能导致脊柱侧弯,但大多数脊柱侧弯是因为不良姿势和营养不良导致的。...

    时间:05-23
  • 医用血压计准不准 记得看有无“计量合格”标签

    医用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后,都会张贴“计量合格”标签。B超仪、心电图机、血压计等医用计量器具上,还张贴有“计量合格”标签,上面写有仪器编号、有效期、检定单位等信息。严禁基层医药机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未经检定、超期未检或经检定不合格、以及国家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时间:05-23
  • 专家支招春季皮肤病 六类皮肤病多发应加强防治

    负责接诊的老专家汲素芹教授提醒广大皮肤病患者,到了春季,谨防皮癣、湿疹皮炎、荨麻疹、青春痘、皮肤白斑、痒疹六类皮肤病惹祸上身。...

    时间:05-23
  • 七种行为会“杀精” 想当爸爸需警惕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加大,患不育的男性朋友越来越多,南京世纪现代不孕不育研究所专家韦镕澄教授提醒: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行为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乃至不育。南京世纪现代不孕不育研究所专家韦镕澄教授建议,若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南京世纪现代不孕不育研究所孕育热线:025-52179333垂询。...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