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出汗,潮湿的皮肤容易感染各种真菌病菌;加上衣衫清凉,暴露的身体部位较多,被蚊虫叮咬的几率也大很多,所以夏季是多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
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皮肤安然度夏呢?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下在夏季好发的几种皮肤病及其预防方法。
螨虫性皮炎
诱因:
不少人夏天染上螨虫性皮炎,多是因为家中刚铺上的凉席没有进行除螨杀菌。
症状:
螨虫性皮炎多发于人体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多是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往往奇痒难忍。
预防方法:
要避免患上螨虫性皮炎,首先要寻找病因,找出螨虫的根源,并予以消灭,不然即使大量用药也不能根治。对于新买的或搁置已久的凉席一定要除螨杀菌后再使用。
一般来说,用开水烫洗或者喷洒杀虫剂,然后放置在太阳下暴晒即可。螨虫怕光照、怕高温、怕干燥,因此夏天要经常打扫卫生,清除居室杂物,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澡勤更衣,多晒一晒被褥衣物。
此外,家中养宠物的人也要注意,猫狗身上容易寄生螨虫,要经常给宠物除螨杀菌,从而避免家人尤其是孩子患上螨虫性皮炎。
手足癣
诱因:
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它是由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较手癣更为常见。
有传染倾向,与密切接触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擦脚布等有很大关系。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
症状:
本病分为4种类型。
浸渍型,多见趾(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
水疱型,多见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甚至几个水疱融合成较大的水疱,边界清楚,皮肤不红,疱破脱屑。
鳞屑型,多以脱屑为主,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界清楚,炎症不明显。
增厚型,多见掌跖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开裂。
预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洗袜子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脚容易出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干燥,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不要在过于湿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使用公用剪刀和指甲刀。
接触性皮炎
诱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它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病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往往几天后才出现症状。
症状:
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可发生类似的皮炎。
预防方法:
爱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除了螨虫叮咬外,有一些人对草、芦类凉席也有过敏反应,皮肤上会出现豆粒大小的淡红色疙瘩,奇痒难忍,因此,有过敏反应的人宜睡竹制或藤制凉席。
日光性皮炎
诱因:
日照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是一种光敏类皮肤病,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本病多见于春末夏初,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