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不到1%公众掌握急救技能 专家呼吁普及自救常识

不到1%公众掌握急救技能 专家呼吁普及自救常识

2014-10-11 09:25:00

来源:广州日报

比例严重低于发达国家 专家呼吁普及自救互救常识 把握好“急救白金十分钟”

         昨天上午,广州20家医院的急救演练体验摊位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住院部广场一字排开,向公众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活动日”大众宣传培训活动,一位位医生在现场手把手传授公众急救技能。据悉,在发病或灾难发生的最初十分钟内,实施紧急救治非常关键。但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急救体系反应多超过十分钟,而我国市民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率不足1%,大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

        推迟1分钟抢救 死亡率上升3%

       “在发病或灾难发生的最初十分钟内,实施紧急救治尤为关键。”昨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珠江医院教授李奇林介绍,有数据统计,我国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不到1%,只有大城市某些人群可达到5~10%,国外25~70%相比差距很大。有的发达国家甚至超过60%,几乎每个家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院前急救。

       上海某区一项对12000名市民的调查显示,面临突发事件需安全急救时,74%的人选择报警,18.4%的人大声呼救,96.3%的市民把救人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

       专家指出,急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存一个具有良好脑功能的成活体。在现场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

       “因此,在意外发生时,现场十分钟内公众的自救与互救与专业救护同等重要。”李奇林提醒说,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互救是不可替代的独立救治环节,关系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据珠江医院急救科主任蔡学全介绍,创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人的死亡呈以下三个高峰分布:第一死亡高峰在发生事故后60分钟内,占创伤死亡的50%;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事故后2~4小时内,占创伤死亡的30%;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事故后1~4周,占创伤死亡的20%。抢救创伤后第一死亡高峰和第二死亡高峰内的危重病人对降低死亡率尤为关键。

       “尤其是在前10分钟内,处理得当对抢救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蔡学全解释说,大量急救措施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50%能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所以有“急救白金十分钟”之说。

       专家也指出,受交通状况影响,国内大城市急救中心人员到达现场平均为12分钟左右。期间,公众应展开有效的自救互救,而不是空等救护车到来。

       大城市急救体系  反应超过十分钟

       “有效的现场急救可以第一时间保证病人心脑血管、重要脏器的供氧和供血,大大提高下一步的抢救成功率。”活动的执行主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介绍说。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但对于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市民不重视动手操作练习,对关键知识也理解不清,需用到时往往束手无策。

       目前,要保证救护车在10分钟赶到伤病现场比较困难。调查资料显示,急救体系反应时间各国家、各城市之间也是不一样的。从急救体系好的地区来看:美国4~6分钟;日本4分钟;德国7~10分钟;英国8分钟;丹麦3分钟;俄罗斯4~6分钟;中国大城市均在10分钟以外(北京12分钟;上海11分钟;广州12分钟)。而这个10分钟就是一个抢救空白时间,这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抢救其实就是抢时间。抢救越早,成功率就越高。”广东省急诊医师协会主任委员黄子通指出,有调查显示我国院外心脏性猝死生存率不到1%,好的地区也仅在3%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已达到10~30%。为此,他呼吁由政府主导、民间慈善机构支持来大力普及大众的自救互救,由高水平的自救互救来填补这个10分钟的空白时间。而针对有人怕在公共场所对昏倒病人施救反惹官司的现象,黄子通认为应通过立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对心搏骤停者施救予以免责,让参与实施救援的好心人得到保护。( 文/图 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胡琼珍)

  • 相关阅读
  • 2岁脑病女童青霉素过敏 险些丧命

    北京的专家称,癫痫复发的原因有很多,不能排除上次抢救时的用药和治疗方法诱发癫痫发作的可能。...

    时间:10-11
  • 7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就有可能是抑郁症

    (记者梁璠 实习生范淇韵)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省、市卫生部门昨日在大明宫万达广场举办了宣传活动。张辉介绍,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主要包括抑郁性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老年精神行为障碍。...

    时间:10-11
  • 广东省登革热病例达27593例

    病例分布为:广州(23484例)、佛山(2337例)、中山(392例)、江门(333例)、珠海(235例)、东莞(143例)、肇庆(125例)、深圳(122例)、阳江(104例)、湛江(97例)、清远(67例)、汕头(51例)、茂名(27例)、揭阳(27例)、潮州(18例)、河源(11例)、惠州(8例)、云浮(5例)、汕尾(4例)、韶关(3例)。...

    时间:10-11
  • 海南报告5例登革热病例 3人痊愈出院2人被隔离治疗

    记者从海南省卫计委获悉,海南省个别市县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据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金玉明介绍,这5例登革热病例中,海口市2例,澄迈县2例,万宁市1例。...

    时间:10-11
  • 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社区 分级诊疗能否实现看病不挤?

    近年来,江苏淮安大力推进大型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分流了患者、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并降低了患者花费。...

    时间:10-11
  • 男子被外派返回后担心患埃博拉 其实为疟疾

    昨日从市医疗救治中心获悉,我市首例埃博拉疑似患者被确诊为疟疾,危险警报解除。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死亡率达50%—90%,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病毒潜伏期可达2—21天。...

    时间:10-11
  • 精神亢奋 年轻男“太愉悦”查出躁狂抑郁症

    小武一进诊室,就向副主任医师张红说“你好”,他看起来仪态端正,开朗外向,但话没说几句,他就神态自若地告诉医生,自己文武双全,是一名全才。经躯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最终小武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现在处于躁狂发作阶段。...

    时间:10-11
  • 11岁“学霸”得抑郁 成都2成中小学生有抑郁焦虑情绪

    昨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一项针对成都市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2%的学生有抑郁焦虑情绪,23%的学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其中男生多于女生。”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医生黄明金说,杨刚并非年龄最小的抑郁症患者,他见过的最小患者只有八九岁。...

    时间:10-11
  • 粤重症精神病检出率高于达标线

    记者于杨 实习生韦娟明 通讯员靳婷报道 昨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从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获悉,广东省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为4.67%。目前全国约有400万精神病患者信息登记在精神病管控信息系统中,其中广东省约有48万。...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