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重庆新医改夭折教训:医改的关键在于群众受益

重庆新医改夭折教训:医改的关键在于群众受益

2015-04-03 09:1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天有两条新闻和医改有关:一是,4月1日,中央深改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在有关医改方面,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二是,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喊停实施了7天的医疗调价。3月25日《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正式实施,对六大类项目价格进行结构调整。该调价实施以来,部分患者表示加重了医药负担,上街表达不满情绪,重庆新医改实施仅7天就“夭折”。医改的走向关乎群众的利益,何去何从,令人深思。

  破除医院逐利重在公立到位

  当前,公立医院虽名为“公立”,实则具备不少民营属性。有时,他们像民营医院一样,为营业额发愁,甚至下指标、分任务,希望通过种种手段,提升创收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痛批这种现象,认为院长一聊天,就会谈到钱,是一种极不正常的价值取向,也客观反映出公立医院逐利的普遍性。

  公立医院之所以逐利,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关。《人民政协报》曾载文称,2013年,政府投入占公立医院收入的比重普遍不到10%。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直接投入占公立医院收入达到30%左右,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在保持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按公益性目标运行。若投入不足,只有逐利,才能让医院有发展、职工待遇有保障。

  可见,要想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关键要落实政府的办医责任,加大投入,确保公立到位。如此才能让公立医院不为稻粱谋,医生看病不带着利益追求,一心一意抓技术、搞服务,从而让公立医院洗涮“铜臭味”,回归公益属性。

  同时,要将政府的钱和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出现滴漏,或者用错了地方。如在医保资金的给付上,若方式不对,则极有可能补给“过度医疗”和“重复检查”,若收得太紧,又可能导致治疗不足等问题,按病种还是按项目付费,需在医保方面作好政策规划。至于药品改革,从来都是医院公立是否到位的一个指标,假如以药养医继续存在,则政府的办医责任转嫁给了药品,仍是公立属性的失守。只有医疗、医保、医药诸方面互动改革,才能在各种制度上,维护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此外,人不会嫌钱多,医院和医生也是如此。政府投入再大,医保资金运作再合理,若没有一把戒尺来惩戒逐利冲动,也无法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打击行业歪风,维护医疗清廉,再加上医生能从政府的投入中获得较高收入,还可以通过多点执业等合法途径来体现劳动价值、提高职业尊严,就会形成不想、不会、也不敢逐利的良好局面。

  应吸取重庆新医改“夭折”的教训

  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喊停实施了7天的医疗调价。其表示,于4月1日起调整信息系统,尽快恢复调整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结算系统。4月2日至18日,各医疗机构退还新旧版本差价中患者多支付的费用;对调减项目少收的费用,由医院记账处理。

  重庆新医改实施仅7天就“夭折”,其间发生过尿毒症患者因透析费用飙升,而上街表达不满情绪的事件,一度引发民众聚集围观,致使事件扩散开,网友对医改方案议论纷纷。由于重庆是全国新医改试点城市,其改革方案的走向及结果,对其他城市来讲将起到参考作用,也会影响到全国民众的切身利益,不能不慎重对待。

  显然,重庆市紧急叫停新医改,恢复旧版医疗收费系统,并退回患者多支付费用,乃是正确的做法。毕竟新医改遭遇患者强烈不满,公众质疑之声过大,需要先停下来,检讨与反思新医改方案的不足之处。而从重庆市物价局、市卫计委公布相关医疗调价内容,到3月25日正式实施,只用了一周时间。而从正式实施到昨日喊停调价,也只用了一周时间。

  可见,重庆新医改政策的出台过于仓促,前期的调研工作没做到位,缺乏足够的公示时间,对民意的反馈没有认真听取,以致新医改难以获得市民的广泛认可,甚至出现部分患者治疗费用大幅飙升的情况。而紧急叫停的做法,乃是亡羊补牢,在社会负面影响已经出现,且波及到更多人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行为,从时间反应上,还不够及时果断,对尿毒症患者的街头诉求,也没有做好安抚工作,亦需要予以批评。

  如果从医改方向来看,重庆新医改的路线并未偏离轨道,乃是遵照提高诊断治疗服务费用,降低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类医疗服务项目费用,以改变重检查而轻治疗的问题,体现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让医护人员可以凭借自身技能赚钱,不再依赖于开大药方、大检查,从而摆脱“以药养医”的痼疾。可是,在具体细节里面,却忽视了改革之后,部分疾病诊断治疗费用涨幅过大,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弹,这是导致新医改“夭折”的主因。

  可见,需要吸取重庆新医改“夭折”的教训,对医改方案重新梳理,剔除掉不合理的内容,综合评测相关疾病的检查治疗费用,避免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医改要以人为本,既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尊严,引导他们走专业技术赚钱的道路,又要保障患者的利益,平衡诊断治疗与检查项目,不可过度倾斜某一方面。

  • 相关阅读
  • 专家:隐性感染是登革热流行“重要推手”

    (记者/雷雨)记者4月2日获悉,中山大学登革热研究取得重要发现:隐性感染是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重要推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虫媒性传染病。...

    时间:04-03
  • 南京人预期寿命82岁 女性比男性长寿4岁以上

    昨天,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有多个有趣的数字,包括南京人的预期寿命,人均使用手机数量,人均车辆拥有率等等。...

    时间:04-03
  • 术后半年体内螺钉滑入椎管 婆婆下肢瘫痪

    陈婆婆摔成腰椎骨折,手术后刚过半年,因体内固定物松动导致螺丝钉进入椎管,造成了下肢瘫痪。经过普爱医院医学影像检查,骨三科李鲲主任发现,婆婆手术后,体内的固定物发生了移动,导致体内固定的螺丝钉切割进入了椎管,造成婆婆的双下肢截瘫。...

    时间:04-03
  • 病房捡来梳子咬着玩 两岁娃染上手足口病

    带女儿思思去医院看奶奶,一不留神,小家伙就把病房捡来的梳子塞进嘴里。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家长应少带孩子去人流聚集的场所,如超市、商场、医院等,还要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的习惯。...

    时间:04-03
  • 美国联合执法 能奈“月子生意”几何

    美国严查赴美产子,绕开“属地国籍”问题,单从签证税务欺诈、福利欺诈、洗钱、共谋等擦边球开刀,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究其原因,是因月子中心已成利用美国“属地国籍”政策谋求子女甚至本人美国身份的中介,令美国每年凭空多出上万小公民。...

    时间:04-03
  • 评论:重庆医改风波 尿毒症患者赢了吗

    既要增强大病医保对尿毒症患者的保障,包括明确对腹膜透析的治疗政策倾斜,也有必要将慢性肾病置于更重要的防治地位。这次重庆的抗议者中,不排除有些“尿毒症”患者身患的其实是慢性肾脏病,它不在大病保障范畴,但诊疗费用同样不菲。...

    时间:04-03
  • 老汉吃药误吞假牙 险些食管穿孔大出血

    记者 王婷婷 也许你只听说过吞鸡骨头、鱼刺,但前天,63岁的市民刘先生却误将自己的假牙吞进肚里。最后,主刀医生陈焕文副教授采取颈部食管切开异物取出术,将颈部切开4厘米的切口,再将食管纵行切开取出了假牙。...

    时间:04-03
  • 研究发现,六成中国宝宝睡不够12小时

    (王华 巩慧)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首届中国宝宝博鳌睡眠峰会上公布的调查显示,60%中国宝宝每天睡不够12小时。...

    时间:04-02
  • 山西盂县人民医院聘用无证人员从事急诊被处罚

    (李娜)4月2日晚间,山西省卫生计生委通报4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其中,山西阳泉盂县人民医院因聘用无证人员从事急诊,被卫生行政部门警告和处于罚款500...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