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M1为一类致癌物
在此次抽查的不合格名单中,导致有较高食品安全风险的是检出阪崎肠杆菌和黄曲霉毒素M1超标。据了解,阪崎肠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
通常问题奶粉都出在这些指标上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及清洁状态。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和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阪崎肠杆菌检出主要由于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和设备设施卫生条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认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过程中阪崎肠杆菌有潜在生长的可能,消费者应注意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的有关事项。
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1是一种真菌毒素,其来源一般是由于奶牛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经体内代谢所产生的。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食用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可能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硝酸盐:硝酸盐存在于环境、食物与水中,在人体内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存在较高健康风险。硝酸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带入。
营养成分含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