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正确防治胃癌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治很重要

正确防治胃癌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治很重要

2015-05-13 09:25:00

来源:广州日报

  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随着胃癌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正确防治胃癌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同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溃疡学组组长、南昌大学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教授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由于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日趋下降,所以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尤为重要。”

  为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的精神,健康报社、《大众健康》杂志等联合倡议将每年的5月15日设定为“无幽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的正确认识,呼吁公众积极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溃疡与胃癌高危人群等更应积极根除病菌消除隐患。

  文/广州日报记者冯冯

  现状:

  70岁以上感染率高达78.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幽门螺杆菌被WHO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类致癌物,与胃癌及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快速尿素酶检测和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对做胃镜的患者是快捷、便利的,当然也是有创的;呼气试验的特点是无创、准确率高。吕农华建议市民应该到具有检测资格的医院及检测中心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治疗:

  胃癌高危人群需根除

  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后,医生对于是否需要立刻着手进行根治却有不同见解。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胃癌患者来自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已被证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根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又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我们呼吁这部分高危人群尽早确诊,尽早根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提醒:

  首次治疗应选最有效方案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吕农华介绍,治疗上过去多采用三联疗法,但临床治愈率低于80%,且成功率还在日趋下降。她分析说,导致Hp根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差、胃内细菌负荷量大、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等,其中抗生素耐药是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导致Hp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抗生素的滥用,很多不该使用抗生素的场合违规使用了抗生素,还有就是动物饲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二是治疗方案不规范,包括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不按疗程全程用药。服用抗HP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完成疗程,至少10~14天坚持服药;三是根除适应症掌握不严。此外,患者不定时服药、私自减少药量等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

  “所以,目前国际上推荐仅在克拉霉素低耐药(耐药率<15%~20%)地区使用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高耐药(耐药率>15%~20%)地区,首先推荐铋剂四联疗法。我们国家克拉霉素耐药率普遍已超过20%,所以三联疗法不再适合中国,应首选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吕农华介绍,首次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首次根除成功率,选择最有效的根除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是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药物,PPI的抑酸作用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半衰期及稳定性,提高根除率,所以应选择抑酸作用最强的PPI以确保首次根除成功率。而抗生素应选择耐药率低的抗生素(如有条件可以做药敏试验)。

  • 相关阅读
  • 浙江第一个试管婴儿 今年20岁已是名校大学生

    齐肩长发,戴着眼镜,高高瘦瘦、温文尔雅的样子,她今年20岁,是重点大学学生,还有个很少有人知道的身份——是浙江省首位试管婴儿。代:即经典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将夫妇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结合,在试管内培养,发育成胚胎,然后放入母体孕育。...

    时间:05-13
  • 中老年人全身无力疲倦关节痛 建议及时补充虾青素

    经常感到疲倦、全身无力、肌肉和关节痛、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皮肤瘙痒、头痛,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感染难以痊愈等,就要警惕是“氧化应激”搞的鬼。大部分与老化有关的健康问题,如皱纹、心脏病和老年痴呆,都与体内“氧化应激”过大有关。...

    时间:05-13
  •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时间:05-13
  • 耳石症常发作于中老年人 也易找上“低头族”

    眩晕,在临床上常见,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间:05-13
  • 女子翻身转头觉得晕 原来得了耳石症

    “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左侧翻身,都会眩晕心慌,我到处找医生。张医师为周女士做了一次手法复位后,困扰了周女士半年的眩晕终于消失了。...

    时间:05-13
  • 4岁男孩吃了新鲜蚕豆 尿尿变成酱油色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罗晓明提醒,蚕豆病可以预防,特别是大人患有蚕豆病的,一定要注意它的遗传性,应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药物、蚕豆等。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罗晓明解释说,“蚕豆病”是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进食蚕豆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时间:05-13
  • 中国胖子增速远超GDP增速 专家:中国进入肥胖时代

    日媒称,中国的肥胖现象,尤其是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引发人们关注的重要健康事件。...

    时间:05-13
  • 好时巧克力再登质检“黑榜”

    (记者李大林) 继去年好时牛奶被检出违规使用添加剂后,今年好时巧克力又被查处违规添加维生素,巧克力巨头好时自去年下半年来已三度登上质检“黑榜”...

    时间:05-13
  • 给孩子打预防针 家长们这4种错误你躺枪了吗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告知打预防针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对身体是有益的,并鼓励孩子坚强面对,也可以举身边坚强勇敢孩子的例子,消除宝宝的恐惧心理。一般接种室都有安装取暖设备,家长可以放心大胆给宝宝脱衣服露出合适的接种部位。...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