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糖尿病,哪些说法不可信?

糖尿病,哪些说法不可信?

2015-08-14 07:56:00

来源:人民日报

  ●控制饮食并不是说不吃主食,而是根据自身情况、运动量和血糖水平,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很多病人常常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误区1:没症状就不是糖尿病

  “三多一少”是指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部分患者只会有其中一个或两个表现,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所以糖尿病的诊断以血糖标准为主,症状表现只是辅助诊断的条件之一。

  误区2:药物治疗不必测血糖

  不进行血糖监测就无从了解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使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有的人虽然在应用药物控制但治疗未能奏效,依然会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对于了解治疗效果、避免血糖波动十分必要。

  误区3:患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只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掌握好吃水果的品种、数量及时间即可。水果的品种宜选用含糖量较低的如苹果、梨、桃等,而相对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香蕉、桂圆、荔枝等不宜多吃,同时量不宜太多。进食水果的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不建议用餐前后或用餐时吃水果,吃水果后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误区4: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糖尿病一旦确诊即伴随患者终身,仅少数继发性糖尿病在原发病的病因去除后可以治愈。对于一些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或1型糖尿病“蜜月期”(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这一时期)的患者,虽然无临床症状,病情可能会暂时缓解,但并不代表糖尿病已被治愈,依然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诊。

  误区5:胰岛素会成瘾

  胰岛素是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因为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所以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是为了维持生命。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只是2型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当口服降糖药物不能理想控制血糖时,加用胰岛素不仅能够降血糖,也能使自身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使其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部分患者可以在血糖控制理想后逐渐替换为口服药物治疗。

  误区6:胰岛素没有副作用

  胰岛素有副作用的。比如,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有可能增加体重或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的治疗是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的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外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均推荐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以饮食运动及口服药物治疗为主,病情需要时才使用胰岛素治疗。

  误区7:不控饮食加大药量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方案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应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是必须贯穿始终且需要终身坚持的。如果不进行饮食控制而是一味增加降糖药物的用量,不但起不到降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反而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增加自身胰岛素消耗,甚至因用药过量出现低血糖风险。

  误区8:无糖食品不用控量

  市场上出售的无糖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数是“未添加蔗糖食品”,不是真正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糕点中虽未添加蔗糖,但其原材料本身即为面粉等碳水化合物,摄入体内依然会转化为糖而使血糖升高。

  误区9:不吃主食血糖就不高

  不吃主食就自然会以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代替,长此以往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敏感性下降,这与保护胰岛β细胞的治疗理念背道而驰。医生建议的控制饮食并不是指不吃主食,而是根据自身情况、运动量和血糖水平,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做到控制总量、合理分配、营养均衡。郭立新

  (作者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 相关阅读
  • 睡觉眼睛咋会动? 或是在看梦中景

    研究人员在19名耐药性癫痫患者大脑中植入电极,记录大脑内侧颞叶神经元的电活动,最多记录了两周。...

    时间:08-14
  • 担当主体责任狠抓专项治理 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作风建设

    市卫生计生委于7月22日召开了落实主体责任、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如不大力整治,将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造成医务人员的大面积违纪涉法,甚至造成一个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停滞。...

    时间:08-14
  • 埃博拉新疫苗有望一年内投入使用

    (记者李祯 谢宇智)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医院和世界卫生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专家联合研制的新型埃博拉疫苗即将接受最后两个阶段的试验。阿苏瓦加乐观地估计,正在研制的这种新疫苗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投入大规模生产,“如果埃博拉疫情再次暴发,我们肯定能马上使用这种疫苗”。...

    时间:08-14
  • 京津冀骨髓器官捐献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昨天上午,市红十字会召开2015年半年工作会议。...

    时间:08-14
  • 总数4066例 我国器官移植数量超历史纪录

    截至8月3日,今年我国内地居民器官自愿捐献已达1479例,移植器官总数4066例,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据估计,今年我国内地移植器官数将超过1万例,预计将有2500人自愿捐献器官。...

    时间:08-14
  • 中央财政今年投1.9亿 支持中医药信息化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在福建福州召开的2015年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部署会上传出消息,2015年中央财政投入共计1.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中央财政对全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

    时间:08-14
  • 未来三年大兴将引进6家三甲医院 普惠京津冀居民

    ”  除了大兴及周边居民看病方便,广安门南区还收治张家口、内蒙古、陕西、东北、江浙等地的患者,甚至有东北的患者听说后组团来住院治疗。...

    时间:08-14
  • 好学生不学医 医科招生“断档”?(组图)

    笔者查阅了今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广州中医药大学计划招理科生1299名,投档数为1284;南方医科大学计划招理科生1522名,投档数为1583。...

    时间:08-14
  • 北京将适时启动器官捐献 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北京市红十字会昨天召开的半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北京市红十字会将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业务培训,宣传普及和政策咨询,与卫计委组建协调机构,做好适时...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