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侯卫峰 黄家瑞)柞水县将教育惠民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唱响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旋律,开启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
柞水县从“普九”开始,先后投资8600万元,改扩建中小学校265所,新建教学、宿办、实验、综合楼80幢,新建和维修校舍13.25万平方米,美化校园面积10.52万平方米,配备语音室、微机室和实验室80个,新增教学设备16.86万件,图书54.6万册。不断优化校点布局和校容配置,多方争取资金1.5亿元,无偿划拨土地138亩,实现了柞水中学整体搬迁,启动了马鞍岭城小迁建工作,昔日简陋的教学设施不复存在。
柞水县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实施了“校长选聘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的学校管理新机制。制定实施了《城乡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实施办法》,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引进聘用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330人分配到缺编制学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教研教改,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评树“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教学能手”、“教改能手”、“一名双优”(教学名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等活动,使教师在竞争中提高,教师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县上牢固树立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建成了陕西牛背梁国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创建省级教育强镇12个、市级乡镇农民技术示范学校8所。率先将“蛋奶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到寄宿制中学和镇幼儿园,使全县125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19882名学生受益。扎实推进“两免一补”、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及贫困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和普通高中特困生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各项资助工作,使25125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3400名特困孩子重返校园。仅2012年秋季就发放生源地贷款634.8万元,受益学生达1058人,加上民政、扶贫等资助政策,累计受益面超过2000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按时毕业率分别达到了98.3%和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