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全国300万大学生难就业 目标太高成失业主因

全国300万大学生难就业

2013-08-05 16:08:20

  8月4日,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媒体见面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透露,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初次就业。

  据了解,今年应届毕业生近700万人,创新高。王玉君称,以往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学生,今年会有超过300万的大学生不能初次就业。加上其他就业大军,今年的就业压力特别大。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很多大学生向往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目标条件太高成为大学生失业的原因之一。

  王玉君补充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与我们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有关,当下的岗位数量与质量也是其中关键因素。他透露,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多渠道多途径帮助大学生就业,比如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在各地举行大型的招聘会;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鼓励大学生瞄准国家的优惠政策,将自主创业和就业有效结合;扩大“两支一扶”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等等。

  王玉君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恐怕还会持续几年。

  小资料: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考取研究生或双学位,以及专科生考取本科生、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记者屈建成 实习生蒋启飞 通讯员吴爽吴江龙)(武汉晚报)

  • 相关阅读
  • 500字的作文20元 代笔大学生称只是在“赚零花钱”

    孩子,钱可以让人代你完成作业,但是不能让你掌握知识。  一篇500字的作文或者读书笔记收20元 代笔大学生称只是在“赚零花钱”  暑假已过半,不少中小学生们面对着一堆没做完的作业,直呼“压力...

    时间:08-02
  • 大学生占传销组织人数近八成 缘于求职心切

      高端传销组织呈低龄化趋势  暑假过半,传销陷阱仍在不断吞噬着大学生的身心。统计发现,上半年全国报道大学生误入传销事件就有200多起,其中广东有十多起。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前来咨询...

    时间:08-01
  • 女大学生回乡做村官村民收入涨3千 村民担心留不住

      “我生长在这里,对家乡有感情。我的村官身份,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为老百姓找出一条致富路。”今年25岁的张冬梅,是大竹县牌坊乡大全村的一名村官,也是全村3000多人里唯一一名留在家乡的大学生。2007...

    时间:08-01
  • 广州大学生造火箭射上4千米高空 被称最牛业余火箭

    胡振宇团队在准备发射  7月29日下午2时,内蒙古科左后旗一处荒漠中,在紧张的“三、二、一,点火!”倒数声中,一枚火箭腾空而起,直插云霄,燃料燃烧后在身后留下长长的轨迹,一直向高空延伸。经过近...

    时间:07-31
  • 陕西省70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可获5000元助学金

      7月29日记者获悉,陕西省2013年考入大学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700名大学生每人可获5000元的助学金。  据了解,今年考入二类本科及以上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学生,特别是因洪灾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重大的贫困...

    时间:07-30
  • 大学生入伍退役可保留两年学籍

      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日前发布的《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及退役后入学办法(试行)》规定,入伍高校新生退役后两年内,可持相关证明办理入学手续。  《办法》要求,入伍高校新生在退役后...

    时间:07-30
  • 大学生雷人赠书:“学妹亲一口,要啥都拿走”

    “学妹亲一口,要啥都拿走”  新浪微博 @ kerqiang@126:这标语真是惊人,还有这样卖书的?  为把考研书转给下一届同学,博主小柯的同学小王就打出了“学妹亲一口,要啥都拿走”的标语,还...

    时间:07-30
  • 90后贫困大学生“爱心传递”为捐髓救人紧急增肥

    冯盘龙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7月26日摄)  设计模板、焊接电路、检测试验……这本是“90后”大学生冯盘龙暑期生活的常态。然而,为了挽救一位白血病大学生的生命,这位正在紧张备战全国竞赛的...

    时间:07-30
  • 大学生迎来人生“第一份工” 零工资就业 包被扔地上

      7月份,不少大学毕业生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马云说:“人的第一份工作养成的习惯和训练会影响我们未来的成功。 ”不少职场人根据观察认为,人生第一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的...

    时间:07-30
  • 宝鸡准大学生接诈骗电话 “教育总局”要送“助学金”

      近日,宝鸡一些已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其家长莫名其妙接到自称是“教育总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让提供银行卡号,说是给孩子提供“助学金”。  7月26日,记者从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

    时间:07-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