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清华生当保安:用这种活法弥补那种无奈

清华生当保安:用这种活法弥补那种无奈

2013-11-18 16:01:45

来源:山东商报

  他是1991年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是1996年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张晓勇安心拿着两千元的月薪,为小区居民当“保姆”。他常想起小时候:某天,吃完饭后他拿着碗筷去洗,没想母亲气急败坏地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大男人应该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笔者很佩服张晓勇学生时代的辉煌,更敬重他回乡尽孝的选择。一个人,会有很多种活法,当理想隐身为一种过去,现实是最好的归宿。高考状元、名校优秀毕业生常有,但能够转个弯子,淡然面对,在现实的怀抱里挣扎着成为一个平凡的百姓,却不常见。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纠结,不过,在保安的岗位上能够坚守5年,比他之前所做的任何工作时间都长,表明他的理想,已经被社会融化了,也被社会同化了。

  张晓勇的境遇,是个人与社会、专业与岗位、就学与打工、优势与劣势、个人与家庭等多角度的碰撞体,能引发不同的人对其经历的解剖与思考。笔者以为,个人是只蛋,社会是块石头,以卵击石不可取,但用这一种岗位上的活法,弥补那一种专业上的无奈;以个人学业上的优势,比较别人岗位的劣势;以家庭成员间的相守,成就另一种意义上的满足和追求,未必就不是圆满,未必就不是成功。

  不对现实发泄不满,多从现实寻找温暖,不让曾经的理想与闪光成为负担,让身边的人心地踏实,恰如北大保安能够上大学,北大学生能够卖猪肉一样,顺其自然,才构成多元的社会生态。相反,如果名校大学生都要“出彩”,其他人只能当打工仔,这种固化就会十分明显,反而不是一种从容健康的生活态度。(卞广春)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