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在近期出台一系列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意见,不允许拿着各种等级证书来作为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将以改革的精神推动解决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小升初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准备近期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通知,已出台关于指导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意见。
这19个重点大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同时,教育部要求有关地区完善有关政策,跨区择校学生要低于10%。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说:“城区学校要减少共建招生的人数,很多地方已取消了共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信息公开,招生过程中邀请家长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信息公开是教育部2014年在小升初方面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从本市教育部门了解到,华杯赛、剑桥五级等“敲门砖”在大部分学校早已被禁用。
落点 “敲门砖”在部分学校失灵
所谓的等级证书包括华杯赛、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希望杯、三一口语、剑桥五级、BETS等。不少家长希望借助这些证书敲开小升初择校的大门。一些培训机构表示,如果证书考得好,可被“点招”进一些学校的实验班。
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13年小升初政策,特长生、推优生需要艺术节一等奖证书及市三好学生证书等。但华杯赛、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希望杯、三一口语、剑桥五级、BETS等证书,在小升初中一律被禁用。广渠门中学副校长崔楚民告诉法晚记者,该校每年免试入学的学生占七成,一律不看证书。
市教委表示,本市小升初政策将严格按各区县文件执行。
说法 义务教育免试入学是目标
禁令是否能有效遏制“择校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禁令的实施效果要看是否能管住那些带头“点招”的名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试入学应是未来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
也有专家对禁令的实施效果不甚乐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现实是“择校热”越来越热。不要把择校一刀切关停,要给家长和学生选择的空间,但不能给学校选择的空间。要使禁令真正起到作用,关键还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最终使各种证书在小升初中失效。(记者 赵颖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