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不要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2014-06-25 09:34: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小学前,究竟要不要先学拼音?针对这个问题,上海市教委和一些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家长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市教委力主小学“零起点”教学,也就是说不需要孩子在入学前有多少语文知识储备;而家长则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途径送孩子上“学前班”。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除学龄前儿童外,很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家长也在暑假前多方打听“哪里有补习拼音的好地方”。因为从今年9月开始,上海所有小学都将严格执行市教委“零起点”教学的规定,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将是听、说、理解,拼音学习将被延后,并一点一滴贯穿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

  这一做法,与家长们过去学习语文的方式反差极大,造成部分家长产生焦虑情绪。

  赶在暑假开始前,上海市教委决定尽快“发声”。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在今天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会上称,部分家长背离孩子成长规律所作出的“提前学习”决策,对孩子而言,不是是否会“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而是是否会被父母“伤”在起跑线上。

  学习成绩跟不上,是因为没上“学前班”?

  快放暑假了,全职妈妈桑迪(化名)又开始联系孩子年龄相仿的熟人、朋友,大家一起决定让孩子到哪里去“上课”。桑迪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在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学里”也只能排在中等偏下位置。

  这一点,令夫妻俩着急不已。去年,丈夫决定让桑迪辞职在家,全职辅导刚上小学的孩子。他们把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没上过学前班”。

  这种说法,受到了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的反驳:“教育部从上世纪80年代就持续研究相关课题,结果显示,在入学前就学会100以内算术的孩子,他们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后来的小学学习包括更后面的中学学习中,没有任何优势。”

  在上海浦东的一家早教机构,记者还听到了“不学语数外,上不了好学校”的说法。

  “一岁半以后,最好把孩子送到我们对口的私立幼儿园。”这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说,现在唯有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才有“提前学习”的机会,“我们拼音、英语、算术都会在幼儿园阶段教。而公立幼儿园现在‘一刀切’,教委一律不允许提前教语数外了”。

  记者了解到,上海浦东一家以英语教学出名的私立幼儿园,普通班级收费约每月5500元,双语班收费则高达每月7000元。尽管收费高昂,但这家幼儿园“生意”不错,每年招生爆满,园方还要组织面试筛选学生。

  上述早教机构负责人介绍,家长让孩子上私立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提前学习”,“到上小学时你就看到作用了,学校一面试就会考拼音、外语、算术,你家孩子PK不过人家,就只能去上普通学校”。

  实际情况是,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小学招生季节,市教委对全市56所民办小学进行了全覆盖式的督导,没有一所学校“考察”幼儿的语数外学科能力。

  “家长焦虑”令孩子不堪重负

  在公办小学,除了严格按照“就近入学”的准则外,“零起点”教学也成为上海市教委近年力推的一项“减负”措施。

  为了适应“零起点”教学的需要,市教委今年还给小学语文教材“瘦身”——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从45节缩减到40节,其中篇幅较长、晦涩难懂的内容被删减,识字量和写字量也被减少。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