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武笛就开始接受培训,在“就是不回原来学校”的想法趋动下,武笛学习劲头十足,最终被顺利录取,成为国际学校的插班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义务教育阶段选择到国际学校读书的中国孩子,今后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申请国外的大学。
北京的国际学校之所以越来越热,除了一些学生是受户籍所限之外,更多家长的想法是让孩子较早接受系统的国际化教育,尽早出国留学。同时,国际学校宣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是他们尤为看中的。
IB是目前国际学校较通行的课程体系,即国际文凭课程,分为早期的PYP课程、中期的MYP课程,高中的DP课程。学生如果获得这张全球通用大学预科文凭,就能向国外高校提出入学申请。
“汇佳的课程采用的是完整的IB体系,学生可以在本学校参加考试,得到IB文凭。”汇佳招生办的黄女士介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美国进行冬夏令营活动,六年级时还会在美国进行一个月的插班学习,初中时,学生要去澳大利亚进行三个半月的插班学习,锻炼英语交流能力,开阔视野。(本报记者 李新玲 实习生 路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