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评论:词典开门修订才能保住“工具属性”

评论:词典开门修订才能保住“工具属性”

2014-08-28 08:51:00

来源:广州日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3版。这是国内首部全面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中型语文词典。“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收入,“吊丝”、“白富美”、“超女”等落选。(8月27日《重庆晚报》)

  从报道中可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修订,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来。例如,“土豪”原本是指“旧时地方上的豪强,即农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地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此前仅收录了这个义项。然而,随着“土豪”这个词语网络新义的流行,第3版在修订的过程中也补充了新的义项,即“今也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应该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土豪”补充的新义项,略显“尖刻”但大致靠谱;而忽略了“土豪”一词称谓中调侃的成分,也是显而易见的缺憾。

  按照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的说法:热门流行语都是社会心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见2012年12月30日新华网)。《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工具性辞书的修订,因时而动收入一些热语流行词,并对一些词语补充新的义项,体现的是开放包容的心态。以“网购”为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释义为“网上购物”。这条释义不但向读者解释了“网购”的含义,还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如何在互联网购物的必要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这样的开放式修订,值得肯定与鼓励。

  而既然是开放式、包容式修订,不管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是其他工具性辞书,都应该“放得更开”、“走得更远”才对。一方面,开门收词修订的过程,本身就是以公共传播的方式,扩大这些新生词汇、词义为公众广泛认知的过程。另一方面,允许公众广泛参与,不管是新词收入还是义项增加,都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全面、具体。至于担心一些新生词汇、词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淡化使用、被人淡忘,则大可不必——大不了再次修订时酌情将其删除(比如“超女”前几年的“热”和这两年的“冷”)。一句话,工具性辞书的修订,最终还需还原其“工具属性”、释放其“工具价值”。 (李记)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