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高职教育排行榜: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高职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2015-05-25 08:20:40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不唯学历凭能力:高职专业选择参考

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北京举行全国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强调职业教育活动周目标的时候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不唯学历凭能力”,给正处在高考填报志愿研究阶段的家长和学生们,都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以往惯走独木桥、追求高学历的高考家长思维理念,也逐渐偏向专业“实际应用”的轨道上来。

与实际应用直接关联的职业教育,在近5年间斩获颇丰。5年来,职业教育共培养了5000万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到2亿人次;1.33万所职业院校开设了近千个专业、近3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而时下适逢高考临近,对于有意于报考高职院校的家长和学生们来说,该以何标准为志愿参考呢?

对此,人民眼光近日梳理近两年来的高职院校专业就业数据,分别从职业发展前景(职业晋升率)和职位薪酬两个角度,盘点就业势头良好的高职专业:

 

表格一:十大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专业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

 

表格二:十大薪酬最可观的高职专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另,家长在从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两个角度考虑高职专业时,还可建立在高职院校综合排名的基础上来做出最后的考量:

 

表格三:2015-2016年中国排名前十的专科院校

(数据来源:中国科教评价网)

高职就业趋势:持续向好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点支持了815所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969所高职学校重点建设了1897个专业和1450个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分别于政策和财政上获得了多重支持。

政策利好: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此外,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财政投入加大:

2013年,全国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达到2543亿元,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年均增长25.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33亿元,年均增长43.6%。这些投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对学生的资助,中职免学费已覆盖近9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率近40%学生,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助学金的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职业教育向好表现:

一、职业教育质量快速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二、校企合作加深。在中央层面,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行业,重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涉及59个行业和部门,基本覆盖了各行业门类,汇集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专家2600人。在地方,促进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纷纷出台,订单培养、集团化办学、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形式落地开花,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2.75万家企业。

三、就业质量持续提高。高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毕业生月收入增长“跑赢”通货膨胀,创业比例达到3.3%,机会型创业约占85%,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亮点;中职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5%以上。

专家: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处在薄弱环节

目前,虽然职业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地带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层面,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但国家重视、社会认识和百姓选择之间却还不在一个轨道,没有形成同频共振。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