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北京法院:超八成校园犯罪集中在故意伤害等

北京法院:超八成校园犯罪集中在故意伤害等

2015-12-03 15:39:00

来源:新华网

  北京法院:超八成校园犯罪集中在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和寻衅滋事

  北京市高级法院从近五年审结的案件中,随机抽取部分校园犯罪案件后统计显示,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等三类犯罪累计占比超过80%。

  3日,在我国第二个宪法日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人民法院、东城区法院的法官们走进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为学生们播放了联合拍摄的微电影《年少轻狂》,并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知识讲座。

  北京市高级法院未审庭庭长赵德云介绍,在对随机抽取的50件校园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此类案件呈现三个特点。首先,罪名相对集中。抽样案件涉及罪名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猥亵儿童等。第二,共同犯罪案件量大,校外人员参与比例高。调研显示,六成以上案件系共同犯罪案件。共同犯罪案件中,校外社会人员参与的案件占比近四成,且凡有社会人员参与的案件,受伤人数偏多,伤害程度偏高。第三,犯罪波及面广,后果严重。抽样案件中,受害人数近百人。其中伤害类案件有近30%的被害人身受重伤或死亡。

  赵德云表示,校园犯罪典型案件的主要诱因是同学间的偶发事件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恩怨琐事”,显示出未成年学生的纠纷处理能力较弱;加害人多手持棍棒等凶器,对受害学生不分部位、不计后果攻击,死伤后果严重,暴露出部分未成年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不高;校园性侵害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社会危害性以及对未成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部分学校救助力量薄弱、防控体系缺乏,亟待引起关注。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副院长薛春江表示,加强对校园犯罪的预防,应当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在校生安全意识、增强防护能力,加强校园管理和安全防控体系等多方面着手。与此同时,法院系统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深入调研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微博、微信以及拍摄普法宣传微电影等方式,将法律、知识与趣味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遵守法律。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