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学习助手还是娱乐软件?教辅APP缘何变了味

2018-10-25 10: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教辅APP缘何变了味

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原本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使用情况却成教师评职称硬杠杠……

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值得警惕。日前,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辅导APP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然而,部分教辅APP在资质、收费和选订等方面缺乏监管,变味的应用体验引发争议。对此,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学习助手还是娱乐软件?

“无用且与学习无关的广告推送越来越多,比如‘3分钟挣大钱……’”“‘趣味文章’设置在搜作业按钮下面,经常查著作业就看起文章来”……最近有家长反映,原本功能齐全、体验良好的学习平台“作业帮”,加入太多让人分心的元素。这款由某科技公司研发的解题软件,遭遇卸载危机。

不久前,一名小学生家长吐槽,她的儿子经常要用某英语学习软件完成作业,可孩子近来总是避开家长躲在自己房间里捣鼓。一检查,原来该软件中嵌入了多款游戏。家长愤怒质问:到底是学习软件还是娱乐软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为1.42亿,用户使用率为18.1%,分别比去年末增长19.6%和2.3%。

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的教辅APP滋生不少问题,不容忽视。程序设计不够人性化,做题被强制升级到最新版,一耗就是半小时;教学内容跟进不够快,网络课堂千篇一律没特点,习题答案常出错;掺杂游戏广告和低俗内容,开设“异地零距离”等交友圈,推送文章公然涉黄……

“优质内容缺乏和商业运营能力不足,是造成乱象的重要原因。有的为激发学习兴趣开发益智类游戏,但对学习心理和教学内容研究不足;有的则把学习工具纯当作商品,用不正当手段吸引和留存用户。” 江苏苏州某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张雄锋向记者表示,这些乱象的一个后果是家长可能对智能化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阻止孩子接触新型学习方式。

教育工具还是吸金手游?

近日有媒体曝出,福州一所中学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推荐使用的“智学网”APP收费模式不满。据了解,该校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都下载了这款APP,可查阅考试成绩、考试报告、题目解析、错题汇总等内容,但每一项服务都要掏钱,且开通会员套餐才能查看全部科目成绩。

记者发现,问题不止一家。打着辅导作业“必备神器”名号的APP“作业盒子”,在收费方面也受到质疑。签到和学习卡要充值,作业APP内购太多;买了180天英语课,没用到一个星期课程入口不见了;改错题要用体力值,体力用完得充会员或买体力卡才能继续改错……

说到底,教辅APP是投入研发成本的产品,大多数家长并非不能接受为知识付费,但收费项目需公开且合理。

有业内人士提出,个性化学习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自愿购买,未尝不是一条合理途径。但总体上,这类软件必须把握好“教育工具”的核心定位,减少使用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这意味着,教辅APP要“吸粉”还是重在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从推出“人教口语”“人数点读”等APP之初,坚持不掺杂无关内容、不强制安装,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专注度,受到学生好评。

江苏某小学一位叫李奕灿的学生说,她很喜欢线上学习的方式,因为内容和形式都丰富新颖,成绩也提升了。

减负增效还是加压添扰?

“要不是学校指定,肯定不会用这种软件。”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不止一次听到家长拒绝的声音。

有的家长担忧,学校未经家长同意,将学生试卷及个人信息等提供给开发者,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有的家长无奈,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推荐APP,但作为布置作业的渠道是否带有强制色彩?

对此,有专家建议,出于对学生信息安全的考虑,原则上研发机构要将服务器建在教育部门,但有少数机构将服务器建在公司内部,而目前这项工作缺少监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辅类APP如果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针对不同学生精准布置个性化作业,相信能得到更多认可,但不应在作业中强制使用。

不只是学生和家长困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其所在中学引进的教辅APP需教师上传课程视频等。因这款APP并不成熟,学生们不乐意采用,而课程上传情况却成了教师职称考评的必要条件。

“要从可持续应用的角度评估APP。学校引进前应做一个预调研,了解各个家庭中学生对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情况,对APP做3—5年的使用规划,切不可频繁更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曹梅建议。(吴 姗)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童心需要细心呵护

    原标题:童心需要细心呵护(行与思) 四五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忙着写真、走秀、演出、上电视,四处“赶场”却疏于学业……近年来,这种现象冒出苗头。某些社会机构看准“商机”,迎合甚至误导家长追...

    时间:10-25
  • 怎样看待慕课与人工智能教育

    原标题:怎样看待慕课与人工智能教育(前沿访谈) 当今,教育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三通两平台”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时间:10-25
  • 敢闯会创 爱拼能赢(教育眼)

    原标题:敢闯会创 爱拼能赢(教育眼) 日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无人机、自助售饭机、全息3D智能视频等大学生研发设计的产品亮相会场。图为定制机器人轮椅展示。王东...

    时间:10-25
  • 教育督导当有新担当新作为(新评弹)

    原标题:教育督导当有新担当新作为(新评弹)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从1977年,恢复和重建教育督导制度被提出以来,教育督导顺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势,积极完善体制机制。...

    时间:10-25
  • “强国论坛杯—时代新人说”全国演讲大赛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

    “强国论坛杯—时代新人说”全国演讲大赛启动仪式(人民网蒋建华 摄) 人民网太原10月25日电 今日,主题为“回归·创新·育人”的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图为“强国论坛杯...

    时间:10-25
  • 大学生赛事 如何社会办

    原标题:大学生赛事 如何社会办 日前,一项属于大学生的山地户外挑战赛在浙江省衢州市落幕。在两天的时间里,参赛选手体验了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车、登山、定向越野、溯溪、丛林穿越、地面拓展等在...

    时间:10-25
  • 孩子到国外去读书什么年龄出国好?

    原标题:孩子到国外去读书什么年龄出国好? 王若冰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重视父母的陪伴。每当儿子放暑假时,她会和孩子一起回国探亲,体会中国文化。图为今年王若冰(左)和儿子合影。 留学并...

    时间:10-25
  • 留学生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就从做饭这件小事入手

    原标题:留学生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就从做饭这件小事入手 看!这是周筱雅在澳大利亚第一次与舍友聚餐。舍友们一起下厨,分享了一桌各自家乡的美食风味。 出国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中国胃”!...

    时间:10-25
  •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发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宣言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发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宣言(人民网蒋建华 摄)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人民网蒋建华 摄) 人民网太原10月25日电 今日,主题为“回...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