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909万个期待 如何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2021-03-09 08:4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909万个期待

909万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今年的高校就业季不容乐观。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当近千万的大学生涌向求职市场,高校、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在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拓展资源,指导就业工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而大学生也应提早做好各项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迈向社会的“第一课”。

交织又漫长的就业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据了解,这一目标与2019年保持一致,比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多出200万人。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到大学,874万人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没有画上句号时,909万人的2021届求职大军已挺进了求职市场。从去年到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季交织又漫长。

在不久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好于预期。但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他表示:“加上还有不少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今年促就业的任务更重。”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表示:“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待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预计超1000万人。”

吕建指出,我国还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转型升级、国际战略博弈等多方面重大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扩展政策性岗位、开发市场性岗位、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去年南通大学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6.32%、研究生就业率97.4%。

在他看来,今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大学生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施卫东分析,如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现象并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能人才短缺。

“此外,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给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施卫东说。

多方合力,助大学生就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吕建欣喜地看到,自己的一份关于就业的建议落到了实处。

去年5月,吕建提出了“关于后疫情时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过去的一年里,这份建议得到了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组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一年来,吕建看到了有关部门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的努力。

教育部会同9家社会招聘机构,推出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提供24小时、365天网上就业服务,累计已提供岗位信息1400余万条。教育部先后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0场,累计提供岗位信息500多万个。

“建议得到了教育部等部门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出台了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导致的不利因素,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吕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一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吕建所在的南京大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南京大学2020届共有8161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3171人(占38.86%),硕士研究生4160人(占50.97%),博士研究生830人(占10.17%)。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8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9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04%,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71%。

多方聚拢才能形成合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表示,“就我的观察,过去的一年里,从国家到地方,有不少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据人社部统计,2020年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4万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创业者达到82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11%。

李健表示,如今,不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师、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等也都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几年,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委员们见面时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在呼吁,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李健说。

对于身处高校的代表委员来说,就业工作也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施卫东表示,为实现精准对接,南通大学去年曾多次组织毕业生到名企优企参加“点对点”面试签约。

“这样‘小规模、多批次’地把用人单位请进来,‘点对点’地把毕业生带出去,两相结合,既牢牢把握了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又高效促进了就业供需精准对接。”施卫东介绍,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实施“一生一策”,加大对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严重地区生源学生等毕业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用“新”打破就业困境

就业难是个老话题,但如今,不少新业态、新模式的显现让招聘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便捷化线上办公、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无人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领域受到大学生广泛关注。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显示,数字文化产业中游戏、电竞、直播和网络文学这4个典型领域总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其中,全职就业约为1145万人。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也有这样的体会。她发现,疫情期间,新经济成为亮点,绝大多数在线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云服务中新业态的发展,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全社会应对疫情创造了新模式和新业态。

稳定就业,离不开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2020年年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强迫签三方”等问题,要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应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

“作为一名高职界的人大代表,我也向全社会呼吁,要为高职学生扫除就业歧视。”郑亚莉希望,政府聚焦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对高职毕业生留本地城市就业给予与本科生一视同仁的就业扶持政策,要出台和完善相关专项立法,制定更便利、有效的就业宏观政策,尤其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扶持政策。

就业是一个宏观话题,但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坎,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代表委员们建议,稳定心态,才能为拿到理想的“offer”奠定基础。

李健表示,从历史发展来看,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大机遇。就业就是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疫情仅仅是一个突发事件,同学们要坚定对未来的信心,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李健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手机禁入课堂怎样拿出最优解?

    原标题:德强高中高三学生模拟考试中。邓丽丽摄群力三中高三学生走进校园。本报记者 莫丽萍摄萧红中学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引导走出虚拟网络。(图片由学校提供)□本报记者 莫丽萍手机禁令又来啦!教育...

    时间:03-09
  • 初建美代表——加强未成年人继续教育

    原标题:加强未成年人继续教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那些没能够顺利升入高中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教育问题该怎么解决?”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初建美带来一份《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

    时间:03-09
  • 让高质量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原标题:让高质量教育惠及每个孩子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电子屏右下),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第六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何金英(电子屏左下),通过视频连线,做客河北新闻网“2021...

    时间:03-09
  • 开发“未成年版”手机网络值得深入研究

    原标题:开发“未成年版”手机网络值得深入研究当前,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带来巨大风险。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防止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今年两会,全国人大...

    时间:03-09
  • 厘清家校边界 还家长群以“本来模样”

    原标题:厘清家校边界 还家长群以“本来模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徐睿霞提交了题为《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家长微信群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引发舆论热议。养不教,...

    时间:03-09
  • 学校体育成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学生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

    原标题:学生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关于“教育的真谛”的阐述近日引发热议。他认...

    时间:03-09
  • 警惕在线教育“贩卖焦虑”加重学生负担

    原标题:警惕在线教育“贩卖焦虑”加重学生负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推动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然而伴随在线教育爆炸式发展,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线教育乱象成为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关...

    时间:03-09
  • 打造教育新蓝图 委员共绘育人梦

    原标题:打造教育新蓝图 委员共绘育人梦让每一个孩子公平公正地享受教育,是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为打造教育新蓝图出谋划策。从校内教育更优质更公平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更规范,从教师待遇改善到...

    时间:03-09
  • 如何破解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

    原标题:如何破解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丁文娴、牛梦彤、苏斌)针对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建议,学校体育应提高运动项目化发展...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