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读“无用”的书 画有趣的画(名人书房)

2023-11-13 08:2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老树作品

  刘树勇

  老树作品

  长满荷叶的荷塘边,两位头戴礼帽的男士迎面而坐,配上独具特色的六言题画诗“春风起处看花,荷塘岸边吃茶。世间从来不易,且度有限生涯。”——一幅氤氲着浓浓乡野情趣的水墨漫画令人眼前一亮。从2011年起,“@老树画画”开始在微博平台发布漫画,收获超255万粉丝关注。粉丝们不仅在线上赏画,还在评论区用“打油诗”留下各自赏画的心得随笔,形成独特的互动空间。

  “@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合着有《中国书法导论》《图文二十世纪中国史》《中国当代摄影批评文丛》等,相关画作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近日,我们来到刘树勇位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工作室,听他讲述研究视觉语言的心得,听他分享用漫画表达人生感悟的创作故事。

  注重文史哲积累

  在老树记忆里,大学时,全社会的读书氛围浓厚,人人渴望知识,朋友们的聊天话题离不开诗集与小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没有电脑、手机,中国还未全面接入互联网,获取知识只能靠阅读。”

  老树说,当时的印刷厂还不具备数字印刷条件,大都用铅字版印刷。“一本书如果几千页就得有几千块板子,可以堆上一整屋。”他生动地比划道。那时的书都采用凸版纸,纸张很脆,一折角就容易掉,但因为从业者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用这一老式印刷法制作的书籍错误很少,因此老树将许多繁体竖版的旧书珍藏至今,“根本舍不得扔掉,太宝贵了。”

  老树尤其爱好哲学,他形容:“哲学如同空气一般存在。”他特别喜欢的哲学书是《理想的冲突》,因为这本书帮他理清了很多问题,让他系统地认识到人性的构成,找到了理解自己内心的切入点。“我得以明白‘我是谁,为谁而活’。”老树说。青年时期的大量阅读帮老树搭建起认知世界的框架,他在头脑中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对他日后的研究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阅读,老树认为不必在意读过多少本,重要的是和书建立关联,让知识真正进入自己的头脑,渗入思维,成为修养,这样书里的内容才会真正改变我们。此外他还格外强调文史哲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文史哲类书籍被不少人称作无用之学,但实际上文学开拓想象力,历史提供经验坐标,哲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有了想象力、经验和方法论,做什么都会有帮助。”老树说,这就是无用之学的大用途。

  阅读培养思辨力

  阅读积累的人文素养不仅让老树形成深度的思辨力,也为他的专业研究带来强大支撑。老树告诉我们,视听艺术看似抽象、模棱两可,其实自有门道。例如他提到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有助于学者理解抽象艺术,在其中找到清晰的脉络。老树还提到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不仅文字是思维的工具,纯视觉也有思维。”因此不能凭直觉去理解,而要用理性介入。

  他曾被一个问题深深困扰。“从小到大都听到一句话,艺术是相通的,可如果艺术真的相通,为什么还分这么多门类?”为此,24岁的刘树勇用一年时间收集大量资料,严谨证明假设,最后写出一篇1.8万字的文章《艺术的自律性》,来论证不同类型艺术间的不可替代性。

  除了理论研究,老树还从兴趣出发进行艺术实践。他回忆道,自己的首次陶艺创作以失败告终。“吭哧吭哧画了7天釉彩花纹,烧制24小时,最后得到一堆起泡的碎瓷片。”老树发现,从前掌握的绘画规律无法用在陶艺上。对视觉语言的研究和实践,让他意识到直觉和理性结合的重要性:“直觉只能停留在想法层面,理性的系统训练才能将想法付诸实际。”

  阅读形成的人文积淀与做研究形成的理性思考相得益彰,让老树得以充分表达想法,将其转化为一张张富有人文底蕴的漫画作品。但对老树来说,在绘画中不断找到真实的自我,才是促使他持续创作的灵感源泉。

  用漫画与读者共情

  “大学期间一个偶然机会,在画展上看到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真迹后,我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老树说,那时他把钱几乎都用在了画画上,买画册、访名家,一度还想从他就读的南开大学中文系转学到天津美术学院。

  但就是这样一份近乎“痴迷”的喜爱,却在几年后戛然而止。“那时候我画齐白石的虾,画徐悲鸿的马,都画得不错呢。但那只是用我的努力证明有齐白石、徐悲鸿存在,根本没有‘我’在。”因为找不到“自己”,他从1986年开始放下画笔,一放就是20年。

  再拿起画笔,已是2007年。“那时父亲生病,手术前的那晚,心中塞满焦虑和烦闷,就想找点事儿排解一下。”回忆起“第一幅”画的创作过程,老树历历在目:“随手找来一张练字的纸头,连墨水都没有,蘸着钢笔水就这么画了一个靠着树的长衫男子。”

  “后来一看,谁都不像,好像是可以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这就像找到一个只属于我的词语,这个词语可以扩成句子,形成文章。”老树说,长衫男子的符号已成为他表达自我心境的载体,“他可以赏花,可以喝茶,可以冥想,可以是我自己,也可以是看我作品的人。”

  “绘画不仅处理各种符号间的关系,也处理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阅读是汲取和输入智慧的过程,绘画、写诗等艺术创作则是对生活理解的具体实践。在‘输入—输出’的循环中,我有所遇,我有所见,我有所思,最后我有所表达。”就这样,老树在画中找到了自己,得以从容自处。

  找到自己后,如何打动别人?老树谈到两个关键:“首先,你自己要喜欢,画作必须来源于灵感的迸发;另外,画作要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积淀,我们常说文史哲不是用来言说的,而是用来体验的。”

  当然,老树的题画诗也是吸引大家在画前驻足停留的重要因素。他的诗和画互为注解,共同构成表意空间。“语言要成为桥梁,而不是一堵墙。”老树说,他写诗特别注意在古意中嵌入烟火气,雅俗交融,这样能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就像这首‘荣辱得失都见过,名利想透皆是空,如今唯一还惦记,鸡蛋煎饼卷大葱。’”

  在老树的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也模仿起老树诗体,留下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和调侃,这让老树觉得很亲切:“大家在短时间内聚在一起,从现实的纠结和压力中释放出来,这就好比老友突然造访,一起喝几杯茶叙叙旧,散去后再回归各自的生活。”

  前不久,老树在苏州办了名为“好玩儿”的画展。采访最后,老树一边翻开画展画册,一边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不时还被自己的诗句逗乐。“好玩和有趣可以是每个人的内心追求。”老树说。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 相关阅读
  • 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举办首届全球校友学术年会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举办首届全球校友学术年会,40余名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教师代表以“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安全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为主题进行深...

    时间:11-14
  • 北京大学举办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孙竞)12日,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举办。论坛围绕前沿交叉学科发展与产业人才培育等话题展开探讨...

    时间:11-14
  • 爱心托举美好未来(追梦路上)

      何其委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运动。   范建华摄(人民视觉)  蓝天白云,阳光和煦,江苏省如皋市如师附小新城幼儿园的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幼教老师何其委正在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追...

    时间:11-14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刘军国)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峰会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设置峰会主论坛、海外专...

    时间:11-14
  •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原标题: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

    时间:11-14
  • “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陈圆圆)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韩国等国家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

    时间:11-14
  •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原标题: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编者按:减少非教育教学类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对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时间:11-14
  • 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原标题: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

    时间:11-14
  • 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原标题: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书馆里学习交流。资料图片   【大湾观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

    时间:11-14
  • 人才新机制 城市新发展

    原标题:人才新机制 城市新发展  第九个国家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景。资料图片  青岛市第二十三届“蓝洽会”现场。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拥有世界一...

    时间:1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