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2023-11-20 08:3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论坛】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血脉中,爱国主义自古就是流淌其中的主旋律。近期,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提出,指导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这对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由宏大叙事向细微叙事转变。形象生动、娓娓道来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感染人,平实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也更能拉进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让话语表达兼具历史厚度、思想高度和生活温度,用老百姓“听得懂”“说得出”“传得远”的大众话语、时代话语讲清、讲透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理论,真实生活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接地气、蕴底气、融入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增进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成效。因此,既要善于以小见大,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同时还要善用微电影、微小说、微慕课等微载体,以及动态图、表情包等微形式进行生动呈现,在润物无声中推动爱国主义入脑入心。

推动数字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设。数字展览馆、3D博物馆等数实融合场馆利用沉浸式数字技术,推动红色历史、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让红色资源及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为可“视”的精神与可“触”的信仰,使观者零距离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和悠久文化,激发爱国情怀。此外,智能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改变了传统以授为主的教育形态,依托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得以在多重时空场景中自由“穿梭”,深切感悟社会的变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未来,还应持续发力,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结合青少年行为偏好和认知规律,大力开发更多有趣有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沉浸式课程,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寓教于乐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用智能媒介讲好爱国故事。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必须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瞄准不同群体的需求及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不断扩大内容供给,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一方面,要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与内容建设,通过打造集文献资料库、图文数据库、理论资源库于一体的“云教育基地”,不断丰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现等,制作和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数智技术精准把握目标受众的认知差异、能力差异、需求差异、个性差异,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智能再造与精准分发,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此外,打造多维化传播矩阵,实现多种媒介的优势相融、话语相通、形式互补,汇聚多元化主体力量,生动讲好爱国故事,画出爱国主义教育最大同心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结合新的媒介环境,统筹各类资源,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落实落细落小,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凝聚奋进新时代的澎湃力量。

(作者:徐曼、张治夏,分别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 相关阅读
  •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郝孟佳)近日,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桂林举办。本次年会以“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与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与会代表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时间:11-21
  •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玩”出花样、新意和精彩

    近日,“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课间圈养”怎么破解?北京小学生...

    时间:11-21
  • 教育部:拟同意新设高校1所 4所高校更名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李昉)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日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

    时间:11-21
  • 法学专家齐聚中财大 共话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李依环)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法治领域的相关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

    时间:11-2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第二届自然资源战略发展高端论坛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李依环)“建校70多年以来,地大瞄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稳步推进八大工程;初步实现了‘占高地’阶段战略目标,持续为高等教育强国...

    时间:11-21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年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

    原标题:年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下班干吗去?”“走,一起上夜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年轻人共同开启了“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上夜校。从舞蹈声乐、非遗手作、美妆健身,到红酒评鉴、Vlog...

    时间:11-21
  • 让爱我中华的种子牢牢扎根在学生心里

    原标题:让爱我中华的种子牢牢扎根在学生心里8月13日,一名小学生在贵州遵义会议陈列馆参观。新华社发   88年前,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用“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爱国斗志。“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

    时间:11-21
  • 家校社合力打好“组合拳” 清朗青少年上网环境

    原标题:家校社合力打好“组合拳” 清朗青少年上网环境 “开饭咯!尝尝咱家里的手艺!”一次家宴,十二岁的王健作为小客人备受款待。可“窝”在沙发上的他仿佛“置身事外”:弯腰弓背、紧盯手机,看着...

    时间:11-21
  • 用好老科技工作者资源 助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原标题:用好老科技工作者资源 助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吴善超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  青年科技人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

    时间:11-21
  • 饮食和睡眠模式紊乱会影响学业成绩

    原标题:饮食和睡眠模式紊乱会影响学业成绩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研究发现,饮食和睡眠模式的紊乱会降低儿童在学校的成绩,并导致抑郁情绪、食物成瘾和肥胖的上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营养》杂志上...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