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回国任教是我的心愿(我与祖国共成长)

2023-11-23 08:2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辉留学时留影。
作者供图

本科毕业后,张辉决定赴美攻读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在留学期间她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提升自我的同时,张辉兼职大学中文助教、在当地幼儿园教学,积极展现中国文化。

毕业后,尽管当地学校要留用她,但她毅然回国投身祖国教育事业,一起听听她的故事。

怀揣热情,研究教育

2015年9月30日,这是我来到美国波士顿的第六天。

我终于搬进了租住的公寓里,尽管提前预订了家具,但还是没赶上在搬家前送达。床垫由于没有床架只能放在地上。我索性坐在上面打开了电脑,准时收看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10点开始的阅兵仪式。

这时,家人打来了视频电话。国庆这天也是一家团聚的日子,我看着视频里亲人们相聚的笑脸,再环顾四周,初到异国的孤单、对家乡的思念交织成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我一时产生了后悔出国的想法,那个夜晚我怀着对新生活的忐忑,久久不能入眠。

其实,来美国读学前教育研究生并不被周围人理解。从就业来看,教育行业不算一个高薪行业,尤其对于本科学商科的我,不少人觉得有些“可惜”。

不过,我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在我看来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从来不是用金钱衡量的,教育的影响是塑造灵魂,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人的一生。

我从小在北京上学,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阶段的教育,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重大意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开端,是奠定学生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它容易被忽略成简单看护的阶段。我想通过留学看一看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了解先进理念,研究如何在学前阶段通过独有的方法、环境创设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就这样,我积极准备,带着对学前教育的热情与初心,申请到了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学前教育硕士项目。

初到美国,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许多问题需要我自己独自面对。

尽管我在本科期间修了英语语言文学双专业,但是教学中的文化差异依然让我一开始有些不适应。

上课时,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浓厚,每名同学需要旁征博引教育理论、分享教育实践。我不断解锁课堂上的新体验,锻炼能力。作为一名跨专业研究生,我还需要比同学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补课,才能在讨论时与大家在同一频道。

我主动向波士顿学院下属的儿童中心申请了观摩的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去那里观察幼儿园的活动。我知道,理论学习再多,若没有实践的支撑也是纸上谈兵。

在观摩过程中,我用上了课堂上学的记录方式,并在观摩结束后结合我对国内幼儿园的了解对比、分析,理解两国学前教育的不同之处,挖掘各自亮点。

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实践,更全面、立体地感受了美国学前教育理念,了解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式。

在闲暇时间,我在学校的中文部兼职中文助教,帮助波士顿学院的本科生学习中文,我负责批改作业和答疑,帮助他们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

发挥所长,留学报国

转眼间,我面临毕业,作为文科生我有一年opt实习时间,而后要作出是否回国的决定。

彼时,出国留学潮正如火如荼,身边的留学生朋友也都陆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管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但是回国发展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

我利用这一年opt时间到纽约继续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让自己更加专精于某一课程。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培训课程都在周末,因此我还在新泽西的一所幼儿园找到一份担任教师的全职工作。我认为实践不可或缺,事实证明也正是这一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在之后的教育事业中有了更多感悟和依据。

我是全校唯一的一名中国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很好,他们好奇地问我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

在农历新年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学校里舞狮,也教孩子们用中文说祝福语。我给孩子们发红包,他们有的仿照我发的红包给我“回礼”,用彩纸包装出红包的样子,在上面描摹出“大吉大利”的字,告诉我“只有到新年晚上才可以打开”,十分有意思。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工作结束后,尽管校长抛来了续签的橄榄枝,愿意为我担保办理工作签证,但我心中的答案没有改变过。结束了在美学习工作,我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我的家乡——北京。

如今,我光荣地加入了学前教育一线,在培养祖国人才的道路上尽自己一份力。我希望运用自己留学时收获的创新理念、先进方法,因材施教于每一个孩子,做好一名中国教育工作者,一个影响灵魂的“工程师”。能够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我荣幸之至。

(作者曾系美国波士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 相关阅读
  • 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时间:11-23
  • 家教门风与青少年人格养成有何关联?专家学者热议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李依环)作为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主题论坛日前在广东珠海举办,来自京珠两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

    时间:11-23
  • 9所高校联合发布“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李依环)22日,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举办。会上,九所高校联合发布《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

    时间:11-23
  • 在大自然中学习——未来教育的生态意识转向

       教育是解决诸多全球性和地方性挑战的关键。为保护正在经受日益严峻挑战的地球生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这份文件回应了全球面临的...

    时间:11-23
  • 基层工作,到底需不需要高学历

    原标题:基层工作,到底需不需要高学历“你一个乡镇干部,读博士有什么用?”常有人这么问我。专科毕业后,我通过省考当上了公务员。在基层干了17年,工作之余一直不忘学习、提升自己,现在正攻读博士学...

    时间:11-23
  • 中国原创童书越发重“创造”

    原标题:【文化评析】中国原创童书越发重“创造” 日前,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落下帷幕。据媒体报道,本届书展参展商近500家,吸引观众4万余名。上海国际童书展已走过10年,书展的创设与持续的热度,...

    时间:11-23
  • 我国科研城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原标题:我国科研城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携手施普林格·自然集团22日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显示,2023年,19个中国城市进入全球百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时间:11-23
  •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张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

    时间:11-23
  • 深圳医学科学院成立

      本报深圳11月22日电(记者赵永新、吕绍刚)集医学综合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级学术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21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将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鼓励源头创新...

    时间:1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