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异种移植与免疫细胞治疗创新团队:攻克医学难题 勇攀科技高峰

2024-02-04 08:1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异种移植与免疫细胞治疗创新团队:攻克医学难题 勇攀科技高峰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讨论异种移植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资料图片

正在实验室工作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席专家王维。资料图片

   糖尿病是世界公认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总数超1亿人。胰岛移植是重症糖尿病的治疗关键。面对人源供体极度短缺的瓶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以猪为供体的异种移植是解决人源供体短缺的方案。

   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异种移植与免疫细胞治疗创新团队经过20多年多学科联合攻关,发明了猪胰岛移植临床安全保障成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现全球异种移植从实验到临床的关键突破,我国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水平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锲而不舍探索前沿技术

   2023年1月9日,团队带头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席专家王维坐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着一名患者的复查结果,该患者是全球首例2型糖尿病肾移植术后猪胰岛移植患者。此前,团队联合移植科、内分泌科及营养科等科室共同组成胰岛移植多学科会诊专家组,运用团队原创的技术,为该患者设计了猪胰岛移植治疗方案。

   复查结果显示: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餐后血糖正常,肾功能正常,意味着该患者完全实现了外源性胰岛素的脱离,实现了异种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1996年开始,团队便尝试通过移植人以外的动物胰岛细胞来治疗糖尿病。当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几乎无成文资料可查,需要完全依靠自主探索。“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仅相差一个氨基酸,可成为异种移植的最佳供体。”王维介绍,团队最终选择猪作为供体来源。

   如何找到合适的“救命猪”,团队开始了艰难探索。团队成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生导师邢晓为回忆,北上青藏高原,南下海南岛,东达太湖之滨,西至云贵高原,王维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奔赴十几个省区的偏远乡村,筛查了几十类猪源、一万多份样本,深入农户寻访供体猪种源,“有次在青海,大家跳到猪圈提取了30多头猪的血液样本,鞋裤被猪粪糊得臭烘烘的,坐车时,熏得司机师傅一直捂鼻子”。

   历时3年,行程达数万公里,团队终于筛选出最适合移植用的猪源。后续团队再通过近交,培育出一个遗传表现稳定并具有异种移植优势的猪种。

   “我们靠着10万元经费起家,坚持近30年,克服了生物安全性、免疫排斥反应、手术避险方法等三道难关,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王维笑着说,“半辈子与猪打交道,我可以说是见猪最多的医生,也是对猪最有感情的医生。”

   团队还在异种移植伦理和规范上进行了先行探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1999年获卫生部“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批准件,通过了关于科学性和伦理性的复合审核。2008年和2018年团队两次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主导完成国际异种移植专家共识《长沙宣言》,2006年至2016年团队9次主持和参与了国际异种移植临床研究伦理标准和科学标准的制定。

  突破常规产生原创成果

   团队成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主任容鹏飞清楚记得,自己刚到美国学习深造时,当地的学生戏称他为“赤脚医生”,这让他深切感受到坚实理论基础与医学前沿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医生,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发掘有临床转化潜力的基础研究,搭建医疗技术的研发、孵化平台。”在容鹏飞看来,医疗工作者只有做出将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治病救人的临床创新成果,才能救治患者痛点、解决临床难点,推动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进步。

   2017年,团队着手研究基因编辑T细胞治疗晚期肝癌的新技术。经过反复探索,他们突破常规,提出了一种思路:提取出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工程改造,随后再通过影像学设备精准导航,用细针穿刺肝癌肿瘤组织,再将改造增强免疫功能后的T细胞重新注入,充分发挥其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

   当时,利用免疫技术这一世界医学最新成果治疗肝癌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团队成员根据基础医学成果,多方面、多思维探索路径,最终找到了解决这一医学难题的方案。

   “团队成员有人负责技术研发,有人专注解决临床难题,大家的研究方向各有重点又互相交叉,让我们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并将技术成果应用在多个领域。”王维说。

   目前,团队运用这种疗法已经完成了12例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疗。第一例晚期肝癌患者已经发生转移,在接受治疗后存活已超过了两年半,大大超出预期生存期。王维介绍,在接受治疗前,这些患者均无法通过其他常规治疗手段控制病情,预计生存期仅为3至6个月,目前这12例患者的生存期均得到明显延长。

   “在医学前进的道路上,大家都是铺路石子。”王维表示,近年来,团队面向国家需要和患者需求,在肿瘤、慢性肝病的影像诊断,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众多原创医学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瞩目。

  “人才要在火中淬炼”

   2023年10月,王维、马小倩等团队成员来到美国圣地亚哥,受邀参加由国际胰腺和胰岛移植协会、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和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协会主办的第3届联合大会。会议上,团队提交的5篇论文被接收作为大会口头报告,1篇以壁报形式展示,录用数量排名全球前十,显示了团队强劲的综合实力。

   “王维老师常说,‘科学研究就像攀登一座无形的山峰,我们无法预见山顶的风景,但我们能够享受攀登的过程’,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回想起在国际大会上发言的经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马小倩感慨,自己从一名移植领域的“门外汉”到登上国际会议的大舞台,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在老师的带领下跨过了一道又一道坎。

   “实现‘从0到1’的突破需要很长时间,很难短期看到成果,年轻人难免会焦虑。”团队成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梁琪参与团队研究已经有十来年,他说,“王维老师常常鼓励我们,科研路上要学会苦中作乐,要有波澜不惊的好心态。”

   王维发起的研究生沙龙会,多年来雷打不动,每周三晚上7点准时开始,有时甚至会持续4个多小时。沙龙会上,团队成员畅所欲言,分享着各自课题的进展、困难和设想,或是读书心得、建议等。

   “王维老师常说,他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创造好的条件,让我们认真做好自己的课题与实验就行,其他都不需要操心。”团队成员邓灵灵开始独立研究后,深刻体会到这是导师对学生最大的爱。

   “年轻人需要批评,更需要鼓励。”王维说,“只有在火中不断加热打造、进一步淬炼,他们才能百炼成钢,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记者 禹爱华 赵嘉伟 龙军 通讯员 周杨慧)

  • 相关阅读
  • 紧急情况下,这位山大医学博士生又双叒救人了......

    人民网北京2月5日电 2月1日,在从青岛北开往宜昌东的G1995次列车上,一名乘客突发急症,浑身抽搐,情况危急。正在返乡路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李春林听到列车紧急广播后,迅速赶到患者...

    时间:02-05
  • 以信为媒 350对京藏学生共话成长

    “秦羽旋同学,你的名字真好听。我还为你起了一个藏族名字,叫‘梅朵拉姆’。”近日,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学生丹增雨梦在写给她的北京笔友“小姐妹”的信中写道。她同时写下藏文写法并讲解了名字的藏文含义,“‘梅朵’...

    时间:02-05
  • 发扬斗争精神 敢于担当作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履职尽责,真抓实干,近日,经推荐遴选,中央组...

    时间:02-05
  • 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在山东省济南市市区租房上学多年后,晓萌的妈妈决定让孩子回到南部山区仲宫街道的南山实验小学上学。  仲宫街道距离济南市区20多公里,群山环抱,风景秀美,但也受限于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原先并不被当地百姓认...

    时间:02-05
  • 用项目吸引人才 用事业留住人才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吉人回乡”创新创业工程,高级职称人才、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高校毕业生留吉规模连续3年增长,2023年留吉人数13.3万人,再创新高...

    时间:02-05
  • 让婴幼儿产品买得更安心(来论)

      近年来,市场上的一些婴幼儿产品价格偏贵、货不对板,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有些商品原材料不变,仅仅更换“婴幼儿专用”的“马甲”就将售价翻倍;有些婴幼儿产品看似满足了精细化的育儿需求,实则是通过“不...

    时间:02-05
  • 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人民时评)

      广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以苦为乐”服务乡村振兴;产业一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研究生们开展创新实训;实验室内,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识高峰……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累计培养1100...

    时间:02-05
  • 复旦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

    原标题:复旦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 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上海市先导产业,复旦大学新近宣布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分别是——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

    时间:02-05
  • “融合课堂”点亮知识之光

      当前,不少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教育类节目正在寻求创新和突破,其中,“融合课堂”的形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得到学科知识的启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例如,《天宫课堂》以中国空间站为背景,采取...

    时间:02-05
  • 千名学生参加剧本朗读大会

      本报电(文纳)2月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办的首届“国话杯”剧本朗读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为期4天,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中小学生及高校学生等近千名戏剧朗诵爱好者,携700余部优秀作品亮相...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