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2024-08-14 08:42: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徐先英(右一)带队在沙漠腹地试验新型手扶式小沙障机。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奔走在甘肃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为当地群众讲述自己的防沙理念与治沙故事。徐先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与风沙交战近40年的他,在今年年初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徐先英。他表示,职业院校应培养学生择一事、爱一生的职业理念,为国家发展与产业升级输送热爱创新、追求卓越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创新能力

记者:成为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职业院校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特质?

徐先英:卓越工程师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兴趣。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足够的兴趣,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老师应注重兴趣培养。

第二,要对所从事的工作足够执着。人只要对某项技能或某项工作足够执着,就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学生在成长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执着的信念、坚韧的品质。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

第三,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创新能力与国家未来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应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中,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予以体现。同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生毕业后会更多地从事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工作,因此需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给予足够信任

记者:您在工程技术攻关时如何与技能人才合作,有哪些让您难忘的故事?

徐先英:工程技术攻关,既需要理论指导,又需要实践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以治沙为例,在我们治沙团队中,有具备理论基础的学术型人才,也有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过去,人们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劳动强度大,治沙效率低。因此,我开始思考,能否用机械取代部分人力,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让治沙进入机械化时代。

最初,我从独轮车的设计中受到了启发,并考虑能否制作一台人力牵引的独轮压沙车。我和团队高级技工马新兵交流了一下,他说可以将我的想法做成实物。不久后,这台独轮压沙车就制作完成了。我们给这个机器取名“微型铺草压沙机”。可当我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一次次吃了“闭门羹”。

后来,我们团队的工程技术人员说,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最终,我们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微型铺草压沙机。这款机器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在甘肃、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受到欢迎。如今,我们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五代,取得了5项国家授权专利。

通过微型铺草压沙机的研发,我深刻体会到,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在一些设计小细节上具有奇思妙想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工程攻关中,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他们成长成才的路径和机会。

完善激励体系

记者:如何畅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徐先英:一是完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可能存在的“天花板”“隐形门”,形成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阶梯,探索拓展技术技能人才“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优化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二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鼓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并积极宣传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典型事迹,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认定制度。

三是加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加大在各级各类表彰中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力度。

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为技术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他们创造出彩机会。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打造“人人皆可卓越”的教育文化内核?

徐先英:首先,要以“人人皆可卓越”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拥有高尚品质、良好职业操守、较强创新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师风范,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文化涵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教师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最后,重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引入行业前沿知识、技术标准和典型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贴近产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记者 颉满斌)

  • 相关阅读
  • 我国科研团队在靶向铁死亡治疗脂肪肝新药领域获得突破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今天从南华大学获悉,近日,该校衡阳医学院教授王福俤、闵军霞团队联合多所高校科研团队在靶向铁死亡治疗脂肪肝新药领域获得突破。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代谢》杂...

    时间:08-14
  • “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榆林召开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王鑫)近日,由教育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四史”教育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榆林学院承办的“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陕西...

    时间:08-14
  • 文学缘何成为文旅热新密码

    近年来,基于数字时代传播逻辑而引发的文旅网红现象屡见不鲜,出现了很多文旅“爆款”。不过,突如其来的“爆款”,也容易随着网络热度的消散而渐渐悄无声息。如何让“爆款”持久?近年来,文学在文旅融合中的成功实...

    时间:08-14
  • 重庆高新:“职海扬帆”助就业

    原标题:重庆高新:“职海扬帆”助就业“考过了哈?找到工作精神状态都不一样喽!”“谢谢娘娘,我还要继续努力噻。”近日,家住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的王艺涵,一扫数月前的颓态,自信地回复亲戚的关心。“毕业后投了...

    时间:08-14
  • 曾巩可以学

    原标题:【改进文风大家谈】曾巩可以学我一直有个看法。对普通人来说,唐宋八大家里最值得学习的,就是曾巩。像苏轼这种才华横溢的天才,我们可以去仰慕、去欣赏,但实在学不来。但曾巩不一样,他的文笔朴实简约,逻...

    时间:08-14
  • 山坳里,阅读的身影就是亮丽的风景(感言)

    我是云南省大关县玉碗镇出水源社区工作人员,从小在村里长大,在我的记忆中,到山外去要走好久好久。村里没有学校,第一次见到“背篓图书馆”的志愿者时,我觉得既惊讶又激动。一群人沿着泥泞的山路、背着背篓,深一...

    时间:08-14
  • 背篓图书馆 托起山里娃的读书梦(守望·文化惠民②)

    村民在“流动图书车”旁看书。 庄志斌摄志愿者在为村民和孩子们发放图书、文具等。 张广玉摄志愿者们背着图书、文具等,行走在山间小道上。 常绍慧摄数据来源: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志愿者在听孩子们讲故事...

    时间:08-14
  • 红河学院:为兴边富民育人才

    原标题:红河学院:为兴边富民育人才   立秋过后,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闸门村的田间地头,一串串人参果散发阵阵清香。“今年的人参果种苗是从红河学院育苗基地买的,质量好、价格低咧!”村民赵付庄望着一片...

    时间:08-14
  • 艺术游学催热暑期沙漠游

    8月3日至13日,2024“星星的故乡·宁夏沙坡头金蛙国际艺术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举办。本次艺术节以“文旅+美育+游学”为主旨,涵盖钢琴、民乐、舞蹈、美术等内容。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大漠之音”国际钢琴大赛...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