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伯明翰大学22日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在对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最近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了名为Chi-b(3P)的新粒子存在的证据,这有助于完善基础物理理论体系和继续寻找广受关注的希格斯玻色子。
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ATLAS实验,这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几个主要实验之一。
新发现的这个粒子和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一样,都属于粒子物理学中的玻色子类别。不同的是,希格斯玻色子不能分解成更小的粒子,而这个新粒子由一个底夸克和它的反夸克组成。过去曾有理论预测这个粒子的存在,但一直没有在实验中发现它。
伯明翰大学的安迪·克里泽姆说,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发生着数十亿次的粒子碰撞,由此产生的大量观测数据中埋藏着许多线索,这次他们是在“正确的时间关注了正确的地方”,才幸运地发现了这个粒子。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近来不断传出好消息,前些天刚刚宣布发现了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唯一尚未通过实验证实的基本粒子,因其重要性常被称为“上帝粒子”。研究人员认为,本次发现的新粒子有助于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帮助继续寻找希格斯玻色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