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打哈欠可能是中风前兆
打哈欠是因为大脑缺氧这个结论的得出,病理性哈欠也作了佐证。
张丽从病房里的脑梗死病人身上观察到,他们会出现病理性的哈欠(顽固性哈欠),口张得很大,哈欠连着打,自己不可控制。“像这样的病人,就是大脑缺血缺氧严重,短暂的自我保护已经不起作用,频繁打哈欠已经变成了一种病态。如果一个人顽固性地打哈欠,最好进行检查,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大脑缺氧、动脉硬化等问题,还可能是中风的前兆。如果及时检查,就有可能避免一次中风。”
那么,这个脑部缺氧说跟大脑降温说之间是不是完全不相干呢?
张丽认为,其实它们也是相关的。“大脑在耗氧的时候温度高,也就是缺血缺氧时温度升高,而补充血氧时温度降低,这跟细胞的线粒体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打哈欠补充血氧所以降温也是解释得通的。”
胎儿就会打哈欠帕金森患者不打哈欠
记者翻阅资料时还查到一个信息,科学家发现,人第一次打哈欠是在母体内第11周的时候。对此,张丽解释说,打哈欠是由大脑的低级中枢控制的,也就是一种原始反射。打哈欠的反射就跟胎儿的吮吸、拥抱等反射一样,是一种本能。当人长大以后,大脑的高级中枢(例如大脑皮层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分别掌管语言、理解、计算、视觉等功能)会抑制低级中枢,所以成人打哈欠就有其他原因。
另一个研究说,帕金森患者几乎不打哈欠,因为正常人打哈欠时,会在大脑中产生复杂的生化反应,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参与了这个过程,而帕金森患者的大脑中缺乏这种物质。对这个说法,从事帕金森研究多年的张丽也有自己的看法,“都说帕金森患者是面具脸,他们的面部表情是非常少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肌张力高,嘴不容易张开,而打哈欠是必须肌肉放松的,所以他们不能打哈欠,并不一定是与缺少那种物质有关系。”(中新网)